“二十年前,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就是是建文帝。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与此同时,也在北平周围及城内部署兵力,又以防边为名,把第四子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
“朱棣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四年后,攻进南京。”
“朱棣进入南京后,大肆杀戮曾为朱允炆出谋划策及不肯降附的文臣武将。齐泰、黄子澄、景清等先后被杀,方孝孺更是被诛十族,就方学士牵连的被杀者共达八百七十三人,南京城内,血流成河。”
“因黄子澄受牵连的有三百四十五人人。景清降后密谋行刺,事情败露,灭九族;后被屠家乡,谓‘瓜蔓抄’。”
“被杀的极其惨烈,先朝兵部尚书铁铉,被割其鼻耳塞入口中,然后问:‘好吃否?’”,妻女,全部发送教坊司。”
吴月荷说着,陈远听得毛骨悚然,一将功成万骨枯,朱棣的上位,多少森森白骨。靖难之役给明初刚刚得到恢复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的破坏,尤其是战争剧烈的地区,所受的破坏几乎是毁灭性的,形成“淮以北鞠为茂草”的情况。
“这些,我是听三叔他们说的,我刚出生,父亲连名字都来不及帮我取,就随爷爷上了战场,再也没有回来,母亲随即也撒手而去。”
“我父亲姓耿,耿讳名璇,建文朝驸马都尉、前军都督佥事。”
耿璇?陈远在脑海里翻了半天,也记不起历史上有这个人。
吴月荷接着道:“我爷爷讳名炳文,封长兴侯?”
“耿炳文?”陈远脱口而出,明朝大将,他怎么不知道。濠州人,管军总管耿君用之子,耿君用攻打张士诚的时候阵亡,耿炳文承袭父职,屡次打败张士诚的军队,历任总兵都元帅、大都督府佥事等职,后随常遇春、徐达攻打大同、陕西等地,屡立战功。之后以军功封长兴侯。
“你听说过?”
陈远点点头:“久仰大名。”
吴月荷苦涩道:“难得还有人记得他老人家,靖难之役,爷爷在真定被朱棣欺骗杀死,后来怕人暴露真相,我们一家,男的被杀,我父亲,二叔,三叔,没有一个人幸免,女的发配琼州。”说到最后,已经哽咽,“母亲到琼州后不久病倒,撒手人寰。”
“靖难之后十六年来,被朱棣发配到漠北的、琼州的,不下万人,如今不知道还有几人活着。”
陈远在一旁听着,心情沉着,历史是沉重的,残酷的,脚底下的土,不知道掩盖了多少鲜血。
人们看古代言情,往往羡慕他们沙场征战,恩爱缠绵,羡慕他们得了功名利禄,光宗耀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