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把那些朝中不听话的御史言官给派到了全国各地,然后在京城各个部门都换上了自己的亲信,虽然这些亲信不一定真的完全听命于他,但是却都是林明健用利益串联起來的,关系还算是比较牢固的,他们愿意听从林明健的命令,因为林明健能够给他们带來他们想要的东西。
一切都在按照林明健的布置稳步前进,不过国公爷的名头传到全国以后,却引发了很大的舆论,全国各地的秀才举人对林明健上书皇帝要求封国公的言行,发出了声讨,很多人在朝廷办的报纸上发表言论,怒斥林明健的歼诈和无耻。
可是,随后林明健的行为让他们彻底无语了,林明健竟然要封自己为一字并肩王,这下可是彻底捅了马蜂窝了,全国的秀才举人和有识人士齐齐声讨林明健的行为,把林明健比作乱臣贼子。
但是,温瑜对此并不在乎,依旧下旨封林明健为宁王,当上了王爷的林明健高兴万分,立刻封自己的大儿子林玉凡为世子,随后,他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各项改革,把温瑜之前所定下的改革措施全部推翻了。
如果说林明健逼迫小皇帝封自己的国公和王爷只是引起全国读书人的不满,可他推翻温瑜之前所定下改革措施却把全国各地的老百姓和商人得罪了,特别是军队中人,他们对于林明健推翻温瑜的军功赏赐措施愤怒异常,要不是林明健的亲信现在把握着全国各地的军队的领导权,估计都有可能发生哗变。
作为普通的老百姓和沒有什么地位的商人來说,林明健的措施虽然让他们失去了利益,但是他们却沒办法反抗林明健现在这个王爷所做出的决定,只能默默的祈祷朝廷赶快把林明健给弄下台。
温瑜知道,时机來了可以行动了,于是,消失了接近一年的温瑜终于第一次召开了朝会,不过却沒有什么行动,只是淡淡地询问一番了事,林云宁已经回到了京城,杀了一大批官员的他成为了大靖朝所有官员见之惧怕的人物。
可是,朝会过后,温瑜却收到了大批奏章,这些奏章全部都是弹劾林明健擅权乱政的,温瑜按住不发,任凭这种舆论兴起,温瑜态度的模糊,让那些对林明健不满的官员纷纷爆发了起來,沒有当官的读书人在报纸上疯狂地抨击林明健,全国各地的官员包括军队中的各级将领似乎得到了某种暗示似的,疯狂的上奏章弹劾林明健。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七天的时间,全国上下除了林明健的亲信外,其他人全部都在讨伐林明健这个一字并肩王,舆论持续发酵,半个月之后,全国上下都要求皇帝出來主持公道,应舆论的要求,温瑜终于出面了。
第二次朝会召开之后,温瑜把堆积如山的奏折搬到了林明健的身前,对着林明健说道:“林爱卿,这些奏章你拿回去看看。”
林明健自然知道这些奏章说了什么,这半个月以來全国上下汹涌的舆论浪潮,他是非常清楚的,可是报纸这个东西他掌握不了,全国还有那么多官员也不是他的亲信,面对此情此景,他也沒办法完全阻止。
“皇上,本王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靖朝的江山啊。”林明健伏在地上,满脸的不在乎,这些奏章有什么用,手里沒有什么权力,就是发出再大但是声音也只是自寻烦恼而已。
“林爱卿的忠心,朕自然明白,林爱卿不必烦恼,朕只是让你看看,沒有别的意思。”
“臣领旨。”
一干侍卫用了两辆马车运了三次才把这堆积如山的奏章都运到了林明健的府邸,林明健自然不会真的看,到家以后,第二天就把这些奏章一把火烧了,林明健并沒有有所行动,他猜测温瑜应该还沒有要对付他的想法,不过是有所警惕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