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

杜大姐找赵华兰聊天的时候,听她说在绣手帕,当即就来了兴趣。

在现代,生活在七、八十年代的人可能自己做过衣服,不过大部分人也就只会按照衣服样子剪好布料,然后用针线和缝纫机把布料缝在一起罢了。

要说绣花,除了前些年十分风靡的十字绣外,在这个机器绣花替代了大部分手工绣花的年代,那真是好多人连见都没有见过的。

杜大姐强烈要求要见识见识,赵华兰无奈,只能在下午给女儿送了水果后,用袋子装着自己绣了一小半的手帕出了门。

赵华兰也不想麻烦,可是家里现在没办法招待客人,所以她只能拿着手帕去超市前面的小广场绣给杜大姐看。

小广场旁就有许多修建起供市民休息的长椅,杜大姐挑了一个在树荫笼罩下不太晒得的太阳的位置,等着赵华兰过来。

见赵华兰手指十分灵活的把一根细丝线分成了更加细的十二根丝线,杜大姐简直佩服得要站起来给她鼓掌了。

杜大姐感叹道:“妹子,你这手技术实在是不一般呐。”

现在人工的东西多贵啊,尤其是绣花这种技术活,要不是赵华兰家里条件好,她就是去当个绣娘,那一个月的收入也有不老少呢。

赵华兰的刺绣手艺确实不错,当时为了给家族中的女子增添谈亲的筹码,赵华兰的爷爷,也就是赵家上一代的族长,花重金从蜀地请来了刺绣大师教族中的女儿刺绣。

大周朝的手艺人虽然地位不高,但是吃穿绝对是不差的,赵家的族长专门请人教族中的女子刺绣,也是做了两种考量的。

这以后赵家的女子要是嫁的好,有着一手的刺绣手艺,平常时不时地也能替夫婿做上两个荷包,手帕之内的,既有益于夫妻关系,又能显示出他们赵氏女的心灵手巧。

要是有女子嫁的不好,那靠着一手好的刺绣手艺,也不怕日子过不下去,之前在家里学会的刺绣,也能成为她们日后的谋生工具。

当时赵华兰就是族里天分最高的人,刺绣大师离开赵家的时候,还收赵华兰做了自己的亲传徒弟,足见她的绣工有多好。

赵华兰左手拿着绣绷,右手拿着银针,手指上下翻飞,不多时绣布上就出现了一片荷叶的雏形。

杜大姐看得入神,赵华兰自己也是一拿起针线就会忘记了时间,等她们回过神来的时候,发现身边已经围了不少人了。

一位看起来家境不错的阿姨见人总算是抬起头了,连忙问道:“妹子,你这荷叶绣的可真好,你这帕子绣好了买不买?”

赵华兰绣了这么多年的东西,就连最初期的练手作都是自己用了的,倒是第一次遇到有人问自己的买绣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