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夫·施瓦茨曼拥抱了彼得·皮特森,自信的笑道:“我会的。彼得。上帝与你我同在。”
……
……
黑石公司是全球的e(私募股权投资)之王。它在资本市场呼风唤雨;它的投资案例是经典,它的财富增长速度是传奇。
因而,提起美国的金融人物,只知道谈索罗斯的人基本都是外行。量子基金这种60亿美元规模的对冲基金,在黑石面前只是个弱鸡、战五渣。索罗斯充其量就是美国在全球金融战争中被推到台前的代理人。
美国金融话语权的承载体是美联储,华尔街五大投行(高盛、摩根士丹利、雷曼兄弟、美林集团、贝尔斯登),美国的大银行(花旗集团、摩根大通、美国银行、美国富国银行……),美国保险业巨头(美国国际金融集团(aig)、伯克希尔哈撒韦(沃伦·巴菲特)……),美国的资产管理公司(黑石、贝莱德、道富环球、美国先锋集团,纽约梅隆银行(梅隆财团)……)
这才是最顶尖的一批机构。
因而,看了本书的书友可以在只了解索罗斯、罗杰斯这个层次的同学面前说道说道了。
美国所有顶级的家族、财团,在金融方面的话语权都是融合在这些公司载体中。也必须在这些大的金融企业中拥有话语权才可以称之为“顶级”。
曾经的金融第六帝国罗斯柴尔德家族就已经退出顶级。
黑石作为全球的e之王,于2007年6月22日在纽交所挂牌上市。但它拥有着它的另类之处,并不是一股一票的制度,也不是ab股分层制度。
它的公司架构,根据其《合伙章程》,公司事务基本由担任合伙人的创始人来决定,普通合伙权益持有人(可以简单理解为股东)仅获得有限的投票权,特别是无权罢免合伙人及董事。
通俗的说,黑石公司的合伙人、董事,都不是股东所得影响的。股东只能对黑石公司提名的人选(公司合伙人)投票,来决定选谁为董事。这样一来,不管公司的管理团队持有多少股票,公司的管理层只能是自己人。这确保了创始人和其管理团队对公司的控制权。
黑石公司的第二个另类之处,它的理念是:客户权益(基金投资人)高于公司股东权益。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
也就是说黑石公司会把投资所得的利润返回给投资了它的基金的客户。然后再来算整个公司的盈利,再把这部分盈利分给股东。
说起美国的黑石公司可能有点遥远,离我们最近的一个例子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