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出那么高的价,是不怕招不到满意之人的。
朱慈烺接着又道:“现在先挑选首辅和次辅,一共二十四人。其中首辅要求文武双全,次辅必须要精通武略。”
所谓的“文武双全”并不是说能打架能写文章,而是要同时具有文职和武职两方面的履历。
而次辅的精通武略,则是指具有较高的军事素质,担任过重要的军职。
“至于出身……”朱慈烺想了想,“不论朝臣、藩臣、陪臣皆可推荐!”
朝臣所指是朝廷的直臣,无论文官武官,也不管地方中央或是官职大小,都是朝臣。而藩臣则是指内藩的官员。至于陪臣则指外藩的官员。
也就是说,只要能力足够,无论朝臣、藩臣、陪臣,都可以被推荐给朱慈烺。至于朱慈烺选谁,那就得看情况了……
“现在朕再说几个条件,”朱慈烺顿了顿,又道,“一个好汉三个帮,何况是辅佐十二公建立藩国?所以不必推荐孤臣了,你们所荐之臣必须要有自己的家臣幕僚,至少要有十人。而这些家臣幕僚的花费,都得由该臣子自行负担。”
也就是说,朱慈烺拿出的250里见方之地不是给受封的伯爵一家子吃的,还得养他们的家臣。
如果一个公国的十个伯爵级陪臣都凑起了,那么加上他们的家臣,至少110个能办事的官员已经到位了。
有了这110个官员,一个公国政权的架子就可以搭起来了。
“人言善不为官,慈不掌兵,义不理财……而在数千里外的蛮荒之地开辟邦国,又比在大明本土为官施政更难更险。”朱慈烺缓缓地说,“所以那种一心只为民做主的好官,朕就不要了,你们最好给朕举荐一些酷吏!”
用酷吏?
在边上旁听的大明太上皇眼睛一眯,心想:这逆子又不用好人了!南洋的百姓们又要受苦了!
而在皇极殿内的朝廷重臣们早就习惯朱皇帝喜欢用恶人风格了,所以也没人进言劝谏——酷吏就酷吏吧,反正在那种地方施行仁义肯定是没用的……而且劝谏也是没用的,朱慈烺根本就不是个虚心纳谏的人君。
朱慈烺顿了顿道:“魏首辅、郑海部、苏理藩,朕给你们六个月时间去挑人,六个月后给朕一份二百四十人的名单,并且让他们带着自己所选的家臣到应天府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