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一无所有
李思明没有直接南下,而是先去了趟北京。这是他这几年来第一次回北京,这个古老的城市日益焕发出她朝气蓬勃的一面。
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
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
我要给你我的追求还有我的自由
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
噢……
你何时跟我走
……
大街小巷里,到处可以听到录音机里或者干脆某人扯着自己公鸭般嗓子嚎叫着。自从这一年的5月9日,崔健在北京工人体育馆引吭唱出《一无所有》,此后的两三年时间内,你走在任何一个城市的大街上都会听到这首歌。真正一无所有的人和什么都有的人一道跟着崔健高唱这首《一无所有》。
八十年代实在太寂寞了,特别是那些在暗地里游走的青年,抒写他们梦想的只是暴虐的口号,是酒瓶子撞击在青石板路面上那一声尖锐的回响。于是,那些肆无忌惮的孩子,需要崔健,需要那鲜亮的歌声。
很多很多个夜晚,听着崔健,静静地看暮晚沉沉的天空。嘴角上明灭的烟头,一点一点把黑夜照亮起来。然后,一群人站在空旷的广场上,猛烈地拨着吉它。
李思明边走边哼着,感觉自己好像也是一无所有,那些唱着这支歌的年青人们也一样感觉一无所有。但是那些还看不到自己未来方向的年青人们似乎忘了:年轻的生命才是最值得珍惜的,拥有了年轻就等于拥有了一切。只是很可惜,许多人在很多年后才明白这一点。
八十年代的年青人可以选择的机会不多,他们有自己的理想、激情和原则,当现实无情地敲打着他们的内心所发出的闷声,就是那首《一无所有》了。李思明应该感到自己很幸运,他拥有了别人所拥有的一切,他还有一些特别的东西,却是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不会想到的。他从一开始就明确无误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和想做什么,他有过苦闷,但从未彷徨过,他寂寞过,但从未失去对未来的信心。
而今,他正在一步步地按照自己的设计思路,有条不紊地行进着,虽然道路很漫长,却是清晰可见的。那些文学青年的潇洒与颓废,哲学青年的故作高深和动辄尼采、康德,在他看来都是毫无价值的,就像一场肥皂剧般空虚无聊。有人说,文学与哲学是一个民族思想积淀的基础,但李思明却压根不会这么去想,这两样都是他一点也不感兴趣的。
李思明从未感觉到自己一无所有,他有自己完整的家庭、幸福的婚姻,还有一份看上去伟大的事业和理想。即使当年在北大荒,在物质极为匮乏的年代,他仍然拥有许多值得他用一辈子时间去珍惜的友情和人生体验。
如果全中国有所谓财富排行榜之类的东西,他无疑是排名第一位的中国人,与此相对,他是一位拥有巨大精神财富的人,他从来就没感到自己像今天这样富有。有时候他不禁感叹,无常的命运打碎了自己的一切,却给了自己更多的东西。所以,他不会去无病呻吟,不会去故作深沉,更不会在偶尔寂寞的夜晚仰望星辰叹息命运的多桀。他眼睛里的世界,是丰富多彩并且是乐观向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