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页

勒胡马[校对版] 赤军 2052 字 2022-10-23

闻喜县古称桐乡,秦代改名为左邑县;据说汉武帝曾经北征匈奴至此,忽闻平定南越的捷报,欣喜若狂,才将县名改成了“闻喜”。

自黄河北岸直到闻喜之间,地面沉陷,本为上古时代的一大湖区,后来湖水逐渐干涸,唯留涑水、张扬泽等,形成了方圆数百里的肥土沃田,户口繁盛,农业发达。

闻喜县三面环山,地势西北、东南高,而中部低。东有中条山,南有美良川,北有北塬,且中部别有鸣条山突兀而起——据说就是舜崩之处,也是商汤败夏桀的古战场——其中河谷盆地占二成强,余六七成皆为丘陵、塬地和山地,向来都是连接晋南北的交通要道。

县城之东约五十里,即到中条山下,山麓生有一株巨大的柏树,无人知晓是哪年哪月栽种的,于今经历了几百几千个春秋寒暑。唯知围绕柏树,自周代始便有一大族聚居,即加柏以己氏,称之为“裴柏”——这是我家的吉祥物,他姓不得染指!

当然啦,这只是古旧的传说而已,还有裴氏本为嬴秦始祖非子之后,周僖王时定氏为裴之说。然而事实上有据可考的要到东汉之初,云中人裴遵为敦煌太守,从光武定陇蜀有功,始迁安邑;逮裴遵曾孙裴晔,曾任度辽将军、并州刺史。估计正式定居闻喜,打出“裴柏”招牌来的,得在裴遵与裴晔之间。

裴晔次子裴茂仕途原亦不过县令、郡守,后来依附曹操,建安三年督段煨等进讨割据关西的李傕、郭汜,就此开始飞黄腾达,最终进位尚书令。河东裴氏因而极大繁盛,逮至西晋,上升为不弱于颍川荀、弘农杨等旧族的一流世家。

在原本的历史上,裴氏因为“永嘉之乱”而各支分途,散布四方,逐渐形成了五房:

裴茂三子为冀州刺史裴徽,裴徽生游击将军裴黎,裴黎长子秦州刺史裴苞为司马保所攻杀,其弟裴粹投奔凉州,仕为武威太守——这一支称为西眷。

裴苞有子裴轸、裴丕、裴彬,亦从叔父仕于凉州,其中裴轸之孙裴奣后归闻喜,延续主支,并且出仕北魏,称为中眷。

裴茂四子金紫光禄大夫裴辑生司隶校尉裴颖,裴颖生玄菟太守裴武与昌黎太守裴嶷。其后裴嶷辅佐慕容廆、慕容皝,仕前燕为乐浪太守——这一支称为东眷。

西眷裴粹有孙裴瑾,后归河东,落足于解县洗马川——是为洗马裴氏。

支源不明,有裴嗣于永嘉中南逃,逮子孙裴叔业时定居于吴——是为南来吴裴。

不过在这条时间线上,主支(裴茂长子裴潜之后)并未断绝,从苦县宁平城的尸山血海当中,莫名其妙爬出来一个裴该裴文约。受其召唤,裴嶷率侄裴开、裴湛南下来投——东眷不可能成型了;裴粹子裴诜、裴暅虽仍赴凉,却有东归之意,庶子裴通也已彻底依附了裴该——西眷、洗马裴皆岌岌可危,中眷也难容支系插手;至于裴嗣的一支,亦于建康进谒裴该,认祖归宗——南来吴裴不再可能独立于外。

只是闻喜裴氏祖源可以上溯到裴遵或者裴晔,并非只有裴茂的后人而已。固然裴茂五子,一度繁盛,内掌宗族权柄,外为朝廷重臣,但闻喜出身其他姓裴的也有不少——包括联宗、依附,以及奴从主姓的——这些人大多数仍然留在了家乡。

为什么呢?因为出仕无望啊,裴茂后人几乎彻底把持了仕途,上起执政,下到郡国守相,人数尚不足全族的一成,任显官者却比其余九成翻三倍还要多!

不过并非裴茂后人的,却也有一位老先生靠着自身的才华和努力,曾经做到过两千石,并在“永嘉之乱”中弃官而归故里——没往别处逃——就此被拥戴为留守,暂代族长之任。

这位老人,名叫裴硕,字宏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