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页

《大武》确实给了他不一样的感觉。

这就如流行于经典,《渭川曲》确实好听,音调歌舞都别具一格。可论及意境厚重,千年不衰的《大武》,却给人一种震撼人心的感觉。尤其是裴旻这般,第一次见识这《大武》的人,更是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热血沸腾。

这就是华夏流传了千年的文化!

或许雅乐诗歌舞汇聚一处,外族人听不懂诗歌,无法体会个中深意,并不觉得这《大武》如何了得。

但是自家的文化,自家人明白就好,何必求着他人理解?

不了解华夏文化,体会不到中国诗歌的优美意境,自是他们的损失。自己又不掉块肉,跟他们计较什么。

裴旻也不管他人的态度,自己最先喝彩。

很意外,反响极不错。

就算莫斯雷马萨、查士丁尼、韦比加这些人不了解大唐华夏文化,听不懂诗歌的大意。武舞的气势依旧让他们耳目一新。门道内涵瞧不出来,热闹却已然尽兴。

至于精于华夏文化的吐蕃、新罗、倭国等使者,他们对于华夏文化极为了解,兼容诗歌大意,更能领会个中三昧,带着几分敬意的欢呼喝彩。

裴旻也注意到李隆基脸上的些许惊愕,这位李家三郎,同样未有想到太常寺竟然表现的如此出色,将《大武》这诗歌舞一体的节目,表演的这般动人。

太常寺这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三足鼎立的梨园、太常寺,皆有了表现,余下的自然是代表百姓的青羽楼了。

李隆基本没有邀请青羽楼参加宴会的意思,担心那颇具盛名的公孙大娘上不了台面,见不得大人物,紧张出丑,丢了大唐的颜面。

不过裴旻的力挺,让李隆基最终同意下来,特别邀请青羽楼表演她们最擅长的剑舞《西河剑器》。

公孙幽对于来至皇室的邀请亦未拒绝,能够在国宴上一展所长,获取一定的好评。对于青羽楼未来的发展,只有百利而无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