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中宫被封了快一个月,太子也禁足了相同的时长。周夷王除了吩咐说每隔半月往里送些衣食柴薪,并无其他表示。后宫众女也基本是“雨露均沾”的状态,次妃纪姜也没见特别得宠的样子,平均看来,反是夷己与鄂姞伴驾次数略多一些。人们猜测,莫非周王转了性子,从前喜欢有性格的,如今反对性子柔顺乖巧的更感兴趣一些?
论理来说,此事无非两个相反的发展方向。要么大事化了,周天子宽宥王后,解了中宫之封,归还凤玺印册,也解了太子的禁足;要么便是一道废后诏书,紧接着废太子,再另立新后与幼子,让前朝商纣王的故事重演------
可等了一个月,迟迟不见周王有任何动静,有人坐不住了。既然王后的错处不宜宣之于众,那么就直接向太子下手。一时间,弹劾太子行为不端的奏疏如雨般砸向大朝议事殿。
在中世纪时,英王征服了威尔士,问当地贵族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管理此地。不服气的贵族们提出两个苛刻条件:一为血统高贵;二为品德毫无瑕疵。这第一条容易,第二条就难了,任是品德再高尚之人也怕被人拿放大镜挑刺呀?
贵族们好整以瑕地等着,谁料英王转头便叫把自己刚满月的儿子抱了出来,说:“这便是你们的威尔士亲王!”贵族们大眼瞪小眼,小王子血统高贵,一个刚出生的婴儿能有什么品德瑕疵?只好丧气认栽。
这个故事说明太子年纪小还是有好处的。召伯虎站在朝堂上,逐条辩驳,气势如虹。什么?说太子好色无德?太子年方十岁,生理发育完全不成熟,如何好色?什么?说太子嬉戏怠学?我这个文化课老师都认为太子聪敏好学,你们有什么发言权?
结果可想而知,自然是保太子的一方大获全胜。
反方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觉得还是得从王后那头下手。只要找到番己的一个错处,周夷王下一道废后诏书,太子的嫡长子身份便没有了,事情便妥了。可找什么错处呢?这个任务自然落到了次妃纪姜身上。
“善妒?这是什么罪名?有什么说头?”姬燮盯着纪姜,言语中颇有些提防之意。番己最大的罪状便是不把自己这个丈夫放在心上,若她善妒,自己就不必这么憋气了。
纪姜趴在他耳边说了一通,姬燮不置可否地点点头,说:“让她进来细说吧。”
夷己从帘后款款而入,跪在地上,准备回话。姬燮问一句,她答一句,一个多余的字都没有。
“你也喝过避子汤?是什么时候?”姬燮问。
“在潜邸之时,王后就开始喝避子汤,待妾产下伯姬后,她便逼妾也喝那东西,不许妾再次有孕。”
“那入宫之后呢?”
“每次侍寝中宫令都会送来汤药,看妾喝完才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