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着他三级的构想,五忠军作为最高一级,精锐的锐士,今后不仅在士卒素质上要超过地方镇兵,而且在装备上也要最好。
此时王彦构想中还要建立几支尖兵,如无当飞军,如陷阵营,如金国的拐子马,他目前构思的就有铁人军、横冲马军、克胜铳兵。
这每一支都要配备精良的器械,但兵器坊打造器械的速度实在太慢、太慢了。
宋应星主要管理制造,宋应升管理库房,他从身后书吏手中接过账簿,翻开后回道:“回禀殿下,鲁密铳库房中现有四千三百零七杆,鸟铳有一万零八百支。”
这连军队的损耗都补不上,更加别说装备新幕的大军了,王彦微微皱眉道:“是银钱不够吗?”
这回换宋应星回答,他负责铸造和监督质量,“回禀殿下,并非银钱不够,殿下从广南诸商手中借银百万,现在大多还存在五德商号的账上,主要是工匠不够,作坊规模太小。”
两侧的货架上,摆满了一根根漆黑的铳杆,王彦边走边问道:“可想过什么办法扩大规模?”
“卑职想了两个办法,一是将刀枪、战袄等物让给民间作坊来做,将这批工匠腾出来集中铸造火器,二是招募学徒,不过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中国历代,除了蒙元,民间不禁刀剑,当然大规模打造那就有问题了。
湖广那边工匠人手不足,也将一些简单的东西交给民间来做,广南之前也有一部分东西由民间来做,但是这直接将大规模的刀剑、战甲让民间来做,还是有些不妥。
王彦问道:“民间既然有作坊,那就说明有匠人,为何不招募进军器监呢?”
宋应星解释道:“殿下,这是因为按着规定,进了军器监,就得入匠籍,他们给外面的作坊做事,却不用入籍,所以方才卑职说军器监很难吸纳新的匠人,而从江南北方逃过来的匠人,在民间就能找到事做,也不愿意主动归籍。朝廷资料档案以丢失,他们也正好摆脱身份,我们也不好直接抓捕,毕竟已经无法分辨哪些人是匠籍,所以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他们为民间作坊效力。”
王彦有些明白,士农工商,他一直觉得应该一视同仁,笼统的将人归为一籍,划成一类,失去流动性,将如一潭死水,十分不妥,就向明初的卫所发展到最后就是一团没有希望的死水。
眼下匠籍在民间和朝野都认为是贱籍,而广南商业有发达,手艺人很容易找个工作过活,为什么要加入匠籍呢?
王彦想明白这一点,那目前就只能钻大明律的空子,他再写折子同几位阁老议一议了。
“兵器、战袄可以交给民间作坊,不过必须要进行监督,而且不能什么人都可以做,须要设立门槛……”王彦说着,心里忽然一动,沉吟片刻,才开口说道:“此事孤亲自操作,你们暂时别分摊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