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页

“哦?当真?”赵祯好奇道。

“陛下,据臣所知,状元公祖籍江西,祖父那一辈迁到了安陆,生意做得很大,三代财富积累,身价不下几百万贯吧?”

郑獬没有料到,王宁安竟然会当场拆穿他的谎言,这下子郑獬也害怕了,他慌忙说道:“臣家中确实养得起战马,可朝廷取士,以策论经义为重,以诗词歌赋为主……并无兵马骑射,故此臣不曾练过,恳请陛下明察!”

王宁安笑道:“状元公,不用害怕,我没有指责你说谎的意思,只想请教诸公,朝廷需不需要弓马骑射的人才,需不需要懂得打仗的文官?”

这回不用朝臣回答,赵祯直接说道:“自然是需要,燕云未复,西夏未平,四方不安,朕一心求治,奈何手上无人可用,有心无力啊!”

范仲淹适时说道:“陛下,既然科举是为了朝廷举才,朝廷又需要有用之才,那为何不改革科举?诚如状元郎所言,他家中非是养不起战马,非是买不起弓箭,奈何朝廷不考,他也就不学了。由此可见,科举内容,就是一杆大旗,指引着读书人的方向。且不说汉唐两代,就算立国之初,很多名臣名将也是文武通才,只是有所侧重而已。近几十年来,偃武修文,弄得书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骑不得战马,提不起刀剑。假如天下太平,老臣无话可说。偏偏辽国西夏,几十万雄兵,他们可是自幼长在马背上,莫非说每一次辽寇来犯,我们就只能感叹骑射无双,来去如风吗?就不能做点什么吗?”

以范仲淹的江湖地位,又是一心谋国,他的话宛如黄钟大吕,发人深省。

包括贾昌朝在内,也不能直接反驳,只好说道:“方才王大人也承认了,战马难得,很多学子还是有心无力的。”

王宁安笑道:“贾相公,战马固然不好办,但各地早就有组建弓箭社的倡议,实不相瞒,就拿平县来说,包括妇人在内,每年都要至少抽出半个月的时间,进行尚武训练,其中弓箭就是重中之重。”

晏殊也说道:“没错,只要有心,总能找到办法,老臣提议,朝廷在科举取士之时,要多参考几项内容,应该把骑射纳入,不求精通,至少要鼓舞尚武精神,扭转奢靡颓废之风!”

图穷匕见了!

韩琦和富弼几个人互相看了看,都露出了浓重的忧虑之色。

本以为只是一场寻常的比试,结果越弄越多,越来越糟。

六艺学堂没有光是吹嘘自己,而是把矛头对准了育才取士,甚至要改革科举!所谋者大!

真的按照他们的设想办了,六艺学堂就成了全天下培养人才的楷模,什么四大书院,什么各地的官学私学,一概要给六艺让路。

而真正创办六艺学堂的几位老臣名士,就成了天下所有读书人的导师,立地成圣,他们的主张就会像孔孟之道一样,成为金科玉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