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页

争功诿过乃是军中的常见现象,即便是近现代军队也无法杜绝。历史上的舟山之战中,北线清军被张煌言所部明军击退,此后却还是尾随而来,参与了舟山城破后对于舟山明军舰队的追击,可是浙闽总督陈锦却在报功的奏疏上狠狠的写了一笔约期不至的事情,其实也不过是争功罢了。

仗着上面有人撑腰,骄横惯了的马进宝习惯性的给把陈文这个在去年击溃提标左营,此前又攻陷了天台县城的明军武将加在了骚扰台州府城的明军武将名单之中。

一切似乎与这些年来马进宝为官的方式相差无几,无非是在地方上盘剥、劫掠百姓,有战事时在战功中掺水,然后贿赂上官谋取更高的官职,最后继续在盘剥百姓的同时于战功中掺水,如此往复。

只不过,在这世上,出来混的迟早都要还!

马进宝有办法说服马信,也能够靠着贿赂说服陈锦、金砺、萧启元等满清在浙江的高官。可是他的这份塘报却把金华府的文武官员彻底给演进去了,以至于在他的老部下马三省看到那三面旗帜后立刻生出了中计的念头。

作为马进宝麾下最看重的武将,自崇祯年间便在马进宝军中充作军官的马三省绝不是东阳县守将那种靠着裙带关系才爬上来的废物。在发现已经落入了陈文的算计后,马三省没有撂倒将旗逃回县城,反而试图凭借着兵力上高达数倍的绝对优势率先发难,从而击溃这支明军。

去年提标左营被击溃后,田雄在塘报中声称是李荣在追击的路上派带路的王升去抓捕冯京第,由此被以陈文为首的优势明军引进了四明山南部的一个没有出口的山谷之中,从而在饥寒交迫中被堵住道路的明军击败,只有少量清军突围而出。

这样的鬼话也就是用来骗骗老百姓和那些不知兵的文官罢了,无论是马进宝,还是马三省都不会傻到尽数相信。

在考虑到提标营那等强悍的战斗力后,马进宝和马三省研究后觉得,应该是李荣在初战告捷的状态下轻敌冒进,导致其遭到了大规模明军的伏击,才会落败。至于李荣的死,应该也只是个意外,否则以李荣的经验在发现战局不利的情况下难道还不知道弃军潜逃吗?

估算着明军既然选择如此大费周章,那么显然不可能组织过大规模的军队潜越至此,眼前的明军即便不是全部,也肯定是绝大多数的人马。只要能够顺利将其击溃,那么他马三省也势必可以因此得到升官发财的奖赏;就算无法将其击溃,应该也可以退守东阳县,等待马进宝归来。

电光火石之间,马三省完成了此间利弊的权衡。如下了狠心一般,他立刻下达命令,示意全军发起进攻。只不过,他所面对的这支明军反应的速度却要更快!

当清军击鼓准备进攻之时,南塘营第一局将士们在陈文一声令下后立刻脱掉那些套在外面的百姓衣服,露出了他们的军服。与此同时,与战阵相隔了一段距离,三面丈二高的旗帜也在距离大营门口不远的地方被旗手竖了起来,在这夏日的烈阳下舒展开来。

只见左一面大旗上,一只插翅猛虎在红色的底子上作势欲扑,而侧面竟书着南塘营三字,是为南塘营的营旗;右一面大旗上,红色底子的侧面书写着“钦命征虏将军,镇守大兰、金华总兵官”的字样,而正中则写着一个大大的陈字,尤为明显,此为陈文的将旗。

相较之下,中间的那一面却较为简洁,只有在白布的上面自上而下的书写了四个大号的墨字——还我河山!

“还我河山”这四个大字曾经一度传为是岳飞手笔,后来经过考据,此非宋人的行文口气,乃是清末民国时期文人周承忠集据传为岳飞手书的《吊古战场文》与《出师表》墨迹而成。

只是这四个字在日本侵华期间曾经起到了振奋和鼓舞国人斗志以及爱国主义精神的作用,而南塘营此番出征,为的同样是收复失地。是故,陈文便将这四个大字书写在了旗帜之上,以激励将士们奋勇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