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看这位新晋封的晋王李绍的表情,大家本以为他肯定会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可惊人的是,晋王李绍只是面无表情的坐在那里,眼观鼻,鼻观心。
谁也猜不出他此时的想法。
其实柴绍此时在骂娘。
封李超为王,并不是李渊突然抛出来的。这个事情三天前李渊第一次在御书房会议上抛出时,柴绍几乎是暴跳如雷,坚决反对。
他破口大骂李超,讲了李超如何如何的该杀,必杀抄家灭族等等。
整整三天,柴绍反对了三天。
但也只坚持了三天,东宫一直拿不下,而派去各道的信使,带回的消息并不算好。地方上倒是有不少官员愿意支持皇帝。
可是当汉京变乱一起,东宫就已经早一步派出了许多使者,带着太子和中枢各衙的命令到各道州,宣诏传令,命令他们起兵勤王。
大唐枢密院下有五个大都督府,各道还有都兵马使,南北衙又有十二卫和六军。
朝廷各部互相制衡,但说到底还是靠人。
太子的勤王诏一下,给了五位大都督特权,于是乎,本来并没太大实权,不能直接调兵统将的他们,一下子就各握几道兵马大权。
秦叔宝、尉迟恭、李绩,现在就分别手握着关中陇右、河北河南、河东绥远的兵马大权,而程咬金,现在也握着淮北淮南的兵马调遣大权。
镇北都护苏定方,统领着阴山南北的兵马。
至于李超,听说他已经接管了水师,组建了一支精锐的勤王军,正准备入京勤王。
这些变化,可谓是打了李渊一个措手不及。
举事当天,没能第一时间控制中枢各衙,没能第一时间控制太子,才导致这些地方大将,拿到了调兵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