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官。
县尉、县丞、主簿甚至是县令。
哪怕是下县的县尉,只有从九品,可起码这也是流内的品官了。也许国子监里那些贵族子弟,高官子弟看不上,但国子监里本身也有许多寒门出身选进来的监生,也有一些贵族官僚子弟在家不是嫡子,是庶出的,他们想出仕也并不容易。
正常情况下,他们可能是去当王公贵族们的亲事、帐内这些随从,当到一定年限或者表现好,就能授个小官了。
现在李超提供了另一个不错的机会。
到尚书省做吏员,四年时间,就能当上官了。
对李超的奏议,李世民看过之后,就准了。
先在尚书省试行,中书和门下以及其它各寺监等衙门,暂时不急。
李世民虽然说全力支持李超的变法,但也是很小心谨慎。
诏书传到国子监。
已经升任国子监祭酒的孔颍达接过旨意,跟陆德明等一众老师们谈论。
“我觉得这倒是一个不错的事情,国子监学生如此之多,既是勋贵官僚子弟,但普通的庶族子弟也是不少的,这些人往常毕业之后,也多是入衙为吏,咸难授官。如今李相给了这么了一个机会,四年之后,可是就能为官了。”
孔颖达点头。
国子监的学生很多,而且现在每年还越来越多,国子监的学院有好几个,科目不少。其中固然很多学生只是那些贵族官僚子弟,进来混几年时间,等到了十七八岁就离开学院,去宫里当侍卫,去给王公贵族们当帐内亲事等去了,但也还有不少庶族子弟,这些人,其实反而是国子监里,最用心读书的一批人。
但这批最用功的学子,只因为出身庶族寒门,结果反而是国子监出去的学生中,以后出息最差的。
“把监生都召集起来,我当面向他们宣布。愿意去国子监的,不论他是哪个年级的,都可以报名。我亲自送他们去尚书省考试,如果考试通过入尚书省当差,我会让人把他们的名字都记下来,到时在国子监内立个碑石,铭记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