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无恤观察着孔子的表情,却见他犹豫沉吟片刻后,又一次露出了和蔼的微笑:“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这意思是,冉求有才干,对于治理政事有什么难的呢?
也就是同意冉求出仕了!
赵无恤心中一喜,正好谢过,却见孔子却朝他摆了摆手。
“只有求一人恐怕不够,今日丘便先向赵大夫再推荐两人,何如?”
……
两天后,鲁国中都邑,这一日天气颇暖,阳光明媚,邑北一处幽静的竹林内,开阔地上摆放着简朴却又规整的筵席,有数位深衣广袖的士人坐于此处。
这竹林占地数十亩,虽是仲秋,竹叶已经微微干枯,但仍有绿意,且竹竿劲直,色多青绿,枝干相接,疏密有致。秋阳下,望之如一片青色的湖泊,时有风过,竹叶沙沙声响起,波浪起伏。一条清澈的小溪从远处蜿蜒而来,在林外曲折流过。
林、溪相映,实乃佳妙野景。
坐于首席的少年君子头戴黑色远游冠,身穿洁白鲁缟深衣,上绣玄鸟纹饰,正晓有兴致地打量着侍坐的几人。
位于他下首的长者身材高大,穿月白色上衣下裳,头戴儒冠,发髻用玉簪固定。额头高广平阔,国字脸上须发黝黑,只夹杂着几丝白色。
他闭目聆听天籁,睁开眼后朝高冠少年拱手,口中用悠长而深邃的男中音吟诵起一首《卫风》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少年君子则回敬应和道:“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他年轻气盛,音调昂扬,与老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少年正是回封邑途径中都的赵无恤,长者正是中都宰孔丘,而侍坐的四人分别是他的弟子仲由、曾点、冉求、公西赤。
音毕,侍坐的四人也一同吟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