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页

其实如果蒙家有合适的人选,倒是可以一用。用蒙家平衡王家,这才是帝王之术。可惜蒙家这一代已经没有多少可造之材,老夫观察似乎李信还算可以。他在楚国前线,打的一直不过。杨端和也算是合适人选,只可惜此人太过鲁莽。这是性格上的缺陷,有可能在未来战争中给大军带来致命的危险,所以老夫倾向于李信。”

“李信……!”荆二咀嚼着这个名字。

李信槐里人大秦军方新锐,为人彪悍,骑射俱佳。荆二亲眼见过,其操五石之弓二百步外可射鸟雀。这一点可是连王翦都做不到,这些年东征西讨,立下战功无数。累功升至公乘,这已经是大秦年青一代的佼佼者,论功绩恐怕王贲也要逊色于李信一筹。

更为难得的是,李信出身于秦军底层。乃是一步一个脚印走上来的,没有大家门阀的底蕴,李信对于封侯非常的渴望。这些年来,每战必身先士卒就是为了有一日可以封侯,为后代打下一个大大的家业来。这样的人,只要给足了好处,肯定会为自己效死力。荆二对于这个人选,倒也算是认同。

“李信就李信吧!也让人知道知道,大秦只论军功不论出身。只要为大秦立下军功,就可以得到赏识重用。这一条是当年商君定下的,孤也会坚定的执行。让李信为将,也可以起到鼓励军心的作用。”

“大王说得是,启用李信的确好处多多。既然大王同意,便请下旨即可命姚贾去平凉找云侯谈判。只要这件事情定下来,即可便可招兵买马。而且,可以暗中培养去西域的敢死之士。只要西域一闹起来,就是大秦的机会。”

“嗯!只是这件事情进行的快,至少也得一两年才行。大军征调上来,还需要训练。二十万人的训练,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去西域搞事的人,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层奏效的。咱们……”

“呵呵!大王现在自然要选赵国和魏国之一灭掉,老夫认为应该先取赵国。根据赵地传来的消息。赵国国内去年粮食歉收,春日里肯定闹灾荒。若是大王派王翦将军出兵赵国,定然可以获胜。”

“可是王翦将军手上只有二十几万兵力,现在动员恐怕……!”荆二有些无奈的道。

赵国受灾,秦国同样受灾。虽然秦国有巴蜀输血,但依旧只能糊口而已。不得已,荆二前些时下令,将让大批秦军除役回乡。以便准备来年的春耕,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民以食为天荆二可不敢拿这个开玩笑。放任大批青壮劳力,在东方战线上混吃等死。如今刚刚下过令,再行召回会引起很大的混乱。所以荆二有些踌躇!

“大王错了,正所谓趁你病要你命。现在兵贵神速,哪里有功夫征召已经除役的士卒。这一仗,咱们或许灭不了赵国。可也能将赵国重创,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赵国毕竟曾经是强国,当年也是和秦国争夺过霸权的。想要一战平定或许有困难,但在三五年内连续打击,一定会让赵国寿终正寝。”

“嗯,这倒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二十几万大军而已,朝廷养他们还算是轻松。就依了先生,命令王翦兵发赵地。怎么打不管,灭赵为第一要务。就给他三年时间又有何妨,孤还年青有大把的时间等着将诸侯国,一个一个的灭掉。”此刻的荆二豪情万丈,与昨夜那个自艾自怜的家伙判若两人。

计议已定,公孙龙便起身告退。他在承明殿待的时间已经够长了,伴君如伴虎。尽管荆二非常赏识自己,但这种相处的时间还是少一点为妙!

送走了公孙龙荆二仍旧沉浸在兴奋之中,小内侍走进来禀报道:“启禀大王,大公子听说大王身体抱恙,特来探望。刚刚大王与公孙先生在议事,奴婢不敢打搅。这时候,大公子已经在承明殿外等了有一个时辰了。”

“哦!”荆二一愣,王后安排人行刺自己,证据确凿。可大公子扶苏当时只有五岁,荆二没有追究他。现在这孩子知道自己抱恙,能来看望自己,这让荆二有些感动。

他从小就在恶劣的环境长大,如果不是有荆大照顾说不定早就夭折。所以荆二很享受这种亲情,听小内侍这样禀报,心里一暖立刻道:“让大公子进来,孤也好久没看到大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