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恪亦非美谥,而且不是宰辅之谥。恭王认为沈桂芬最不可及的长处是有定力,因而主张用“文定”。这也不是顶好的谥称,从顺治以来,谥“文定”的一共八个人,并没有什么名臣。但用“定”字谥沈桂芬,不能不说是很恰当。于是也就不坚持了。

沈桂芬其人虽然是气量小了些,才干却是十分了得,慈禧太后也是颇为仰仗,不然也不会一直让他担任军机大臣,却一直让他安心养病,更是派遣御医驻扎沈府照顾,人已经去世,慈禧太后虽然伤感,但是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办,“军机处一直人手不够,左宗棠去南边了,自然是不能当差,沈小山离世,这一下子军机处就剩下五个人,这朝廷的事务这么多,就靠着议政王和各位,总是不够的,接下去补几个人进来,政事耽误不得,议政王你有没有什么人选啊?”

翁同龢耳廓一动,抬起头悄悄的打量了慈禧太后一下,恭亲王已然做好了准备,这是沈桂芬的遗愿,虽然他劝恭亲王急流勇退和顺而从之的策略,恭亲王十分不以为然,但是对于沈桂芬的眼光,他是十分认可的,“礼部尚书潘祖荫可用。”

潘祖荫是海内金石古籍方面的大家,昔日也是文宗皇帝颇为器重的翰林,他上书保奏被官文诬陷的左宗棠,结了善缘,左宗棠入朝为相之后,深感其恩,屡次要延请其入军机处,但是潘祖荫其人谦和,不欲沾染庶务,且知道两虎相斗,自己搁在中间,只怕是难为,故此一再退却,左宗棠的性子是感恩图报的,既然不愿入军机处,那么在慈禧太后面前力荐潘祖荫,几年之间,就把他从户部左侍郎一跃升为诸部之首的礼部尚书。

家室渊源,且才干了得,主持南书房和秋闱科举之事,也深得太后之心,这个人说起来,倒也不算恭亲王太过私心,就连李鸿藻也指摘不出什么问题,这个人选定下来了,慈禧太后也没有意见,只是较之同治末年九位军机大臣,如今不过才六个,不算少,也不算多。

不过还要算上一个在湖南的左宗棠,这是七个,恭亲王出了勤政殿,宝鋆凑了上来,“王爷的意思,不是要让礼王和劻贝勒也进军机吗?”

“不急。”恭亲王淡然说道,“我们等着南边的战事有了一点子结果再定,军机处,人太多了,总是要拿了几个出去,再安排人进来才是正理,他们那些清流,一味的喊打喊杀,秋坪。”他对着景廉说道,“你管着吏部,那些御史清流们,到转任升迁的时候,都发到南边去。”

“王爷的意思?”景廉问道,“去两广吗?”

“两广也好,云贵也不错,既然这么爱打仗,何不让他们效仿张幼樵?一起去南边为国效力,就算是书生不能上阵打仗,那么转运粮草,安抚地方百姓也是好的。”恭亲王说道,“他们整日在京中唧唧歪歪,说的好像我拦着他们不让他们上战场似的,我让他们都去,都去南边,免得我拦了他们的报国之心,日日在京中吵的我头疼。”

“这些人,只怕去了南边更要激化局势啊。”宝鋆担忧地说道,“鄂格之死,已经让中枢极为被动了,若是还有几个也要效仿陈汤苏武的,要和法人对战,输赢倒是无所谓,只怕这些国之栋梁,读书种子又死在南边,都察院詹事府翰林院这些地方要爆了。”

“怕什么。”恭亲王微微一笑,“曾老九担任着五省团练总监,他不会理睬这些人的。”

第666章 山西战事(一)

“二十万!”刘永福不禁喜形于色,二十万两白银可以拿来安置多少伤亡士兵的家属,可以买多少紧缺的物资,他以手加额十分高兴,“实在是天恩浩荡!”

再加上陈文定的鼎力相助,粮食供应及时,这眼下就没有别的担忧了,唯一的问题就是军火的问题,“这二十万两银子,能不能换成火枪火炮?我愿意献上这二十万两,都给曾总督一应支配使用。”

这是要交出二十万两白银给曾国荃使用,而换取火枪火炮之用,这个银子是一点损耗都没有,高心夔是可以保证这一点的,二十万两应该可以换来许多的火枪和火炮了。

不料唐景崧却是摇摇头,“他不会给的,刘大人,我们要做好接下去没有任何援助的准备,朝中似乎有大风波,这风波直接影响到了北越的局势,团练入北圻,却不对法宣战,这里头的意思,我和京中隔绝日久,实在是不知道内里,但是既然是团练入越,不管是他们战斗与否,黑旗军这边,到底是怕没什么支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