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兼遐抬了抬头,看着远处的一处茅屋——那里正是法皇陛下和天皇陛下歇息的地方。“他们现在不知道朝廷的情况,所以有可能会选择投降大汉,可是如果我们去了南方发布诏令的话,他们就有可能跟随在我们身边再去跟大汉合作,这其中的区别,右府大人想必是看得明白的吧?”
朝廷现在没有钱没有人,唯一的优势就是有一个大义名分在,南方的藩主们既然已经蠢蠢欲动、而且和幕府有旧仇积怨,他们就不会反对起兵反抗幕府。现在朝廷要做的是赶在大汉进兵本州、他们投降大汉之前,去南方号召他们,给他们提供一个名正言顺反对幕府的理由,然后把他们聚拢在自己的身边。
虽然对这些藩主来说没有多少区别,反正都是起兵反对幕府,但是对朝廷来说却至关重要——这样做一来可以不让朝廷完全落入大汉之手,二来也可以提高朝廷和大汉议价的筹码,摆出自己的身价来。
在一条兼遐看来,既然大汉信守承诺而且武力如此之强,那么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考虑战后如何尽量给朝廷争取更多更好的地位和实利了。
二条康道也是个很聪明的人,一条兼遐虽然说得有些含糊隐约,但是他很快就领会了这位左府大人的意思,然后仔细权衡了起来。
“左府大人果然计略深远!”过了一会儿之后,他长叹了一声,“我倒是不如左府想得通透……好吧,就按左府大人说的办,我们南下但是不渡海,找个地方发布朝令。”
“和大汉合作,是右府大人一力主持和坚持的,右府大人因此而有些迷障,这倒也正常。”一条兼遐微微笑了一笑,“未来的朝廷,就要靠右府大人撑持了,还请右府以后尽量以全局考虑吧。”
“左府,事到如今就不要再提隐退的事情了!”这其中略微的讥嘲二条康道当然听得出来,不过他却无暇再顾及了。“左府大人如此聪颖,又能够深谋远虑,如果战后就这样隐退的话,那就是朝廷的重大损失。战后朝廷必然是百事缠身,焦头烂额的事情多得是,难道左府大人能够忍心甩手不管吗?”
“隐退出家的事情之前我已经说过了,这是我的决定,不会更改了。”一条兼遐却十分坚决,没有改动的意思,“这么大的责任,没有个人背负起来是不行的。当然,我也不是打算就此就对大家和朝廷甩手不管,日后你要成为朝廷的宰相的话,只要你愿意垂询,我也会尽全力来帮助你。”
自从和大汉达成协议,确定朝廷到时候会有不少领地落到手里之后,为了避免朝廷被架空的旧事重演,朝廷显然就需要一套整个的官僚体系来维持这些领地,而现在的这套官职体系显然是达不成这个目标的。
虽然之前大家要为太多事情烦心,所以战后朝廷应该怎么来改动的问题两个人没有详细谈过,但是也达成了一个共识——要按照大汉的经验来重新改革官制,像大汉朝廷那样实现朝政直统地方——就算在整个日本做不了这样的改革,至少在领地内要这么办。
日本之前的律令官制是完全学习大唐的,左右大臣就是左右仆射,还有各个省部,完全都是按照遣唐使们所带来的信息进行处置。这样的一套官制,虽然经过了历代的一些小改动,但是基本架构已经传袭了接近一千年的时间。
当年要学习大唐,现在就要学习大汉,既然大汉横扫八荒证明了自己是强者,那么就应该去学习他们,任何方面都要学习。
虽然因为信息隔绝的关系,他们并不太了解大汉具体的官制,不过大汉在朝廷内实行内阁和各部大臣制、在地方实行行省郡县制,上下层叠垂直统辖的事情他们都是知道的,他们打算一开始……
一条兼遐和二条康道是左右大臣,又是这次行动的直接领袖,在一条兼遐隐退之后,二条康道显然在之后会成为丞相,这是众望所归谁也说不出什么来。不过他们两个也都知道,公卿积弊已久,实务完全不通,多少代人以来只会吟风弄月,所以他们也打算再仿效大汉,提拔一些新进之人来充实朝廷——当然,出于藤原家的立场,他们还是想要尽量让公卿之后来掌控朝政。
这当然会引起公卿当中的反弹,所以一条兼遐也不打算之后完全不管,要协助二条康道维持局势,复兴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