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真实历史上傅山的民族气节,孙元还是非常佩服的。再他看来,此人就是一个风流狂傲不羁的名士,真要比拟,应该是唐伯虎那种类型的。
可一接触,却叫他大为意外,此人并不如他想象中那样生的风流倜傥,甚至还长得有点丑。
这是其一,其二,此人有点俗气。他见闻是广,从他谈话中可以听出,这个傅青主早年已经游历过天下的。只不过,同其他读书人一说起话来就子曰诗云,风雅得体不同,此人开口闭口都是一些乱七八糟的八卦、小道消息、家长里短、路边社政治新闻,跟后世的小报记者没什么区别。而且,这人有个特点,和人交谈的时候喜欢走神,说着说着,就不知道思路跑什么地方去了。
最最叫人反感的是,这家伙还不停地暗示自己家贫,这次又落了难,请孙大将军资助。
君子有通财之谊嘛,不过,把话说得如此明显,还是让人接受不能。
见传说中的傅青主如此不堪,孙元略微有些失望。可转念一想,人无完人,尤其是像他这种天才一般的人物,性格必定是有缺陷的。我用的是他的医术,至于他人品如何,是否贪婪,又关我什么事。
实际上,明末书生道德败坏也不鲜见,王朝末世礼崩乐坏,可没多少君子,否则也不会出现山人这种饮食诈骗犯了。
所谓山人,原本指隐居山林不出仕不染尘埃的陶渊明那样的高人。可到了明末,随着知识的进一步普及,有功名的读书人越来越多,可官位却只那么点。于是,不少知识分子得不到安置,就散落在民间。
读书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而且读书又是一件需要耗费大量钱财的事情。若是不能做官,很多人除了能吟几句诗,做几篇四平八稳的八股文,却不懂得其他生计。于是,这些书生们便打着游学的旗号,游走于名门富户打秋风维持生计。如刘宇亮这种阁老相府,自然是山人们的首选目标。
但凡混到做山人地步的书生,个人财务上都是一塌糊涂,对于黄白之物着紧,也可以理解。
唯一让孙元不理解的是,傅山医术既然如此了得,随便开个医馆,要想混个明朝的中产阶级,应该不是难事,干嘛要跑来打抽丰?
可转念一想,却立即明白。如傅山这种知识分子,身段本高,又有功名在身,自然放不下面子去做郎中。再说,做医生那么辛苦,那比得做山人,陪别人吃一台酒,做做文会,念几句诗来钱快,而且既有面子又能出名?
而且,据真实历史记载,傅山所著的医书《傅青主男科》、《傅青主女科》来看,此人的医学只直奔下三路而去的,主攻生殖泌尿。你一个男郎中开医馆当接生婆象话吗,若是传了出去,还不被士林同窗笑掉大牙?
对于用人,孙元本着唯才是举的原则,不怕你有缺点有爱好,就怕你没本事。
在这几日之内,他又是陪傅青主吃酒,又是送东西,将关系弄得极好,准备等到自己独领一镇的事情弄妥之后,就延聘他随自己回扬州做宁乡军的幕僚。
这一日,孙元崔师傅命手下银匠打造的一整套医疗器械终于弄好,给他送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