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铁匠拿着蒲扇,来回巡视着,小老头一改往日的沉默和怯懦,浑身上下洋溢着一股子劲头,眼睛瞪得老大,嘴里不停地骂骂咧咧。
“搅得再快一点,没吃饭吗!干活不知道卖力气,要是着炉钢练不好,就别想着领工钱!”
炼铁工匠吓得浑身一颤,顿时打起了精神。柳木棒不停的在铁水之中搅拌,就好像炒饭一样,也就是所谓的炒钢法。
明朝已经拥有最先进的炼铁流程,而且钢铁产量与质量均为此时代的世界之最。
《天工开物》中的记载,明朝工匠把炼铁炉与炒铁炉串联在一起,让由炼铁炉炼出的生铁液流入炒铁炉,用柳木棍搅拌,使生铁液中的碳氧化,而成熟铁。这种连续生产的工艺,已初具组合化生产的系统思想,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减少了能耗,适合规模化生产。
《天工开物》里面描述的炒铁炉,实际上就是欧洲人在18世纪下半发明的搅炼炉。差别在于,欧洲的搅炼炉,通常使用熟铁棒或者钢棒搅炼,以烧去生铁中的碳,最后得到低碳熟铁。而中国使用柳木棍搅拌,搅拌的同时也会逐渐烧去柳木棍,这可以往生铁混入碳,或者说减低生铁去碳的速度。
借由这个步骤,熟练的炒铁手比较容易控制成份,可以直接炒出含碳量低于生铁,却高于熟铁的钢来,甚至有机会炒出中碳钢与高碳钢。
看到张恪前来,刘铁匠急忙跑了过来。
“大人!听说又打了胜仗,砍了好几百颗脑袋,真是威风啊!”
张恪笑道:“刘伯伯,弟兄们在前面杀敌,可离不开好武器,离不开铁疙瘩儿。眼下的作坊一天能生产多少钢铁,够不够造武器用的?”
“没问题!”
提到了炼铁,刘铁匠变得神采飞扬,打了一辈子铁,也就这时候才找到了自信。
“大人,炼铁作坊一共有七名匠师,三十名炒铁手,还有二十多名学徒工,每天差不多能炼出一千多斤。一半供应军械作坊,生产刀枪和火铳,剩下的都用来生产锄头铁锹之类的,不光咱们大清堡用,还卖到了马市,广宁就有咱们租下来的铺子,听说开市的时候,蒙古人先跑到咱们的铺子,有多少抢多少!”
刘铁匠说的眉飞色舞,当初张恪跑到广宁赚钱就是靠的他打造的铁炉子。这几乎成了刘铁匠逢人比说的光荣历史。
的确广宁马市已经成了大清堡的固定财源,光是铁器一项一个月就能净赚三五百两。销售热络的时候,甚至能突破一千两。
大清堡的炼铁作坊有一半的费用是蒙古人帮着承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