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页

七月十七,袁绍以次子袁熙为正使,许攸、辛评为副使,从河内抵孟津,入雒阳向天子贡献及求封。

马悍等待已久的时机,来了。

第337章 夜宴

袁熙求封,求什么封?说白了就是袁绍要明正言顺的“分家产”。

此时袁绍已坐拥冀州全境,以及幽、并、青三州大部,于是分封诸子。以长子袁谭为青州刺史,以次子袁熙为幽州刺史,以外甥高干为并州刺史,至于冀州,他要留给最喜爱的幼子袁尚。

当时天下州郡割据,唯实力强者拥之,这些一州之牧或一郡之守,有些是得到朝廷正式任命,有正式官凭。更多的,是“自领”,也就是说,不在中央编制内,不被朝廷所承认。

袁绍自恃是天下第一诸侯,大将军,凡事自然不能向那些草头王看齐,得讲规矩。他所有的封赏,尤其涉及到几个儿子的封赏,必须要有朝廷颁发正任诏书,并赐银印绶带,如此才算是名正言顺。

袁谭、高干,任刺史久矣,早前的确也是“自领”,不过,在建安元年,袁绍获大将军称号时,就已经扶正了。唯有袁熙这个幽州剌史是新封的,所以这个敕书必须要有,而且袁绍还大大方方让袁熙到雒阳拜受谢恩。

袁绍所释放的这个强烈的信号,任谁都能感觉到——兖州一下,豫州入囊,这雒阳,就是他袁家的后花园了。让儿子到自家的花园逛逛,有何不可?

当然,当此袁曹大战的关键时刻,袁熙此行可不止求封及“逛后花园”那么简单,他还另有秘密使命,否则也不会带上两位冀州集团的高级幕僚前来。

许攸原本随袁绍出征兖州,而辛评则在邺城留守,不过自从袁曹打成胶着战后,这谋士的作用便小了许多。即便如此,许攸、辛评此行,也绝不是因为袁绍觉得他们闲着也是闲着,随意打发伴次子入雒,而是让他们辅佐袁熙,完成一桩大事。

袁绍之所以选择许攸、辛评,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这二位都是颖川派,一个是颖川阳翟人氏,与颖川荀氏交往甚密;一位是南阳人氏,与朝中大臣多有故旧。二是因这二位在朝中的人脉与士人中颇有声望,可以很好地利用旧故关系提前打好基础。

袁熙此行,除了两位高参之外,只带一队骑卫,由骑督张南率领。倒是赶牛推车、运送贡礼的役夫就有百余人之多。以袁绍此时的宣赫之势,袁熙出使,的确也用不着太多人护卫,反倒是马悍必须保证他的安全。

强蕃外交,与大国外交一样,就是底气十足。

袁熙抵达雒阳三日内,足不出户,亦未接访者。第四日,沐浴更衣,薰香佩络,在宫中派出的谒者引导下,携一众随从,前往崇德殿,觐见天子。

袁熙时方弱冠,出身世家,一表人材,风姿优雅,谈吐得体。尤其他在觐见之前,所表现出的恭敬,令朝臣俱交口称赞,天子亦颇欣赏,赞道:“吾年少,卿亦少壮,君臣相宜,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