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不过看着薛蟠对贾宝玉如此在意,徒臻心中也不免衡量计较起来。他原本是想将四王八公里不驯服的人都打落尘埃永无翻身之境的。考虑到蟠儿的态度,对于荣宁二府还是稍稍宽厚一些吧!

然则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眼下要处理的还是有意无意间总是撩拨他的薛蟠。虽然徒臻最喜欢的一件事便是将薛蟠拘在身边陪着自己处理公务。这样事情再多徒臻也不会觉得心烦意乱。不过目前看来,薛蟠总是能逗得他没有心思处理国事。怪不得古人都说红颜祸水,如今虽说是蓝颜,但入了心入了眼的,便也相差无几了。

于是徒臻皱了皱眉,轻咳了两声,冲着薛蟠说道:“不是说要弄报纸吗?你总得弄个章程出来。好在宫里头的资料很多,你若是需要什么,直接吩咐戴权去置办就是。”

薛蟠摇了摇头,开口说道:“办报纸需要的信息太多,我一个人也没办法弄好的。最好还是拉庄师傅下水。他是太白诗会的会长,手下奇人异士无数。那些可都是真正的学者大儒,让他们一人写一段东西,就够我出几期的了。”

对于薛蟠的专业素养,徒臻向来都是清楚的。听了这话,也就不再多说。索性将一堆折子推到薛蟠面前,开口说道:“你既然认字,不妨也帮我看看。这么多的奏章,批阅完了,朕便领你出去逛逛。”

薛蟠见状,苦兮兮的皱了包子脸,一脸嫌恶的说道:“我不要。”

徒臻见状,只得哄骗着说道:“这么多的奏章,都需要今日处理完的。你忍心我累死吗?况且也不需要你做别的,只是将奏折的内容精简出来,告诉我上头写了什么便是。”

说着,故作疲乏的揉了揉太阳穴,低声说道:“自早朝后便一直坐在这里批奏折,真的好累。”

薛蟠不满的哼了两声,不甘不愿的拿过了一本奏折来看。

认真做事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大约两个时辰之后,回过神来的徒臻发现面前已经没有什么奏折了。而薛蟠面前,罗列着一对对被翻动过的奏章。徒臻放松了一下身体,漫不经心的拿过一个奏折看了起来。一张叠着的宣纸从里面掉落下来,徒臻弯腰捡起,定神看了之后,忍俊不禁的笑出声来。

只见白如凝脂的宣纸之上,用斗大的墨笔写着充满怨念的几个大字——

“山东巡抚赵思俊,用六千一百六十七个字来咱们圣上的英明神武,睿智无双。然后用七十一个字讲述山东去岁大旱,良田颗粒无收,百姓奔走逃荒。恳请圣上免税。注:他行文没有标点符号,写字也不是一笔一划,看起来甚为费劲。”

然后又用红色的朱批提示道——

“薛家旗下山东一地的米面铺子去岁粮价没有太大的变动。并山东总管事赵福田去岁进京叩见父亲之时,曾笑谈山东巡抚年六十有二,寒门出生。嫡妻亦是糟糠之时去求的寒门妇孺。前年娶了一位年方二八的美娇娘。为取悦她,花白银四十万两修葺一座精美庄园送给这位小娘。且其中金银铜锡并土木砖瓦之物,多进项于山东鉴宝阁分部。问:山东巡抚一年俸禄多少?山东一地每年惯例的冰炭孝敬是多少?结论:这个山东巡抚赵思俊撒谎不眨眼睛,且心太黑。”

徒臻认真看过之后,若有所思的看了薛蟠一眼。将折子放在一旁留中不发,心下却暗暗计较着派人去山东查证不提。

又将另一本折子打开,当中自然又夹着一张宣纸,用斗大的墨笔写道:“此人用四千八百一十六字赞美圣上英明,又说当地骤现祥瑞。然后写了二百六十五个字描写祥瑞外貌,最后恭贺圣上文成武德,一统天下。”

下面用红笔朱批道:“呵呵!”

想起之前薛蟠笑谈过对这两个字的解释,徒臻:“……”

++++++++++++++

作者有话要说:老徒家的人物关系——

(文中提过的)

老大太子忠义亲王徒赢 生母前皇后 配对师先生 主要经历当太子被废再当太子被废被亲生兄弟及老爸各种算计老二忠勇亲王徒铭   生母惠太妃 配对宝玉 主要经历与太子挣太子失败被圈禁后躺着中枪自我流放老三……没出场就死了

老四徒臻爱蟠桃   生母德太妃养母童太后 主要经历被兄弟陷害陷害兄弟陷害老爸以及当皇帝老五忠廉亲王徒藉  生母柔太妃 配对老六  主要经历组织忠廉党羽和上皇对抗后被徒臻招安老六忠睿亲王徒煌  生母宜太妃 配对老五  主要经历参考老五老七忠惇亲王徒梵  生母淑太妃 配对未定  主要经历参考老五老六四处游荡十一忠纯亲王徒襄  生母敏太妃 配对宝钗  主要经历跟着四哥有肉吃十二忠顺亲王徒徵  生母德太妃 配对墨汁  主要经历和徒臻作对和徒臻作对以及和徒臻作对

第121章 文章情节大修改

对于徒臻来说,那些个流连于坊间楚馆的自负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的,夸夸其谈轻浮孤高的,每次饭前便后都要议论议论朝政,谩骂谩骂昏君佞臣的愤青书生们就仿佛是煮熟的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因为他们太单纯,太没用,太简单。所以徒臻无法信任他们能够成事,可若是没了他们的话……谁替自己歌功颂德,谁能被自己轻易利用?

自古便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可是真正的民心——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们大部分时间都是不会说话的。他们的生活很简单,吃饱穿暖,有老婆有孩儿便知足了。甚至干完农活之后,能喝上一两口小酒,便是如神仙般的享受了。

因此古人说的所谓民心,大部分指的都是世家财阀、豪门强户以及那些个整日想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酸腐书生们的心。也只有他们,才有呱噪叫嚣四处指点的闲心。

徒臻对此不屑一顾,可为了稳固朝政,却不得不对之青睐有加。尤其对于读书人这样一个群体来说,他们能做到的往往很少,可他们要求的东西,却时常很多。毕竟,真正能做到“文可安邦”的人实在太少,大部分都是吃不到葡萄嫌葡萄酸的狡诈狐狸。

没有得到功名的时候整日里想着如何为民做主,如何安邦定国。可一旦功成名就,有了权力。不管当初的誓愿多么宏大,最终都会沦落成为他们最为不屑的佞臣之一。

对于此,他们还沾沾自得的弄出来几个好听的辞藻来——

叫做“和光同尘”,叫做“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