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太公瞪着眼睛,翘着胡子,气得直哆嗦!
“你个败家子,几千两银子就这么被你撒出去!老夫还没有死呢,谁让你自作主张的!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那些粗鲁汉子吃祝家的米,替祝家卖命是天经地义,何须赏银子,你这是要惯坏他们啊!”
祝太公越说越怒,举起拐杖要打祝龙,被栾廷玉劝住。
“我的老父亲啊,现在是命重要还是钱重要?梁山贼寇都杀到家门口了!你还在计较几个钱?让梁山大军打破庄子,咱们全家一个都活不成,你这一辈子都是为他们忙活了!”祝虎不耐烦道。
祝龙没有说话,祝太公只是土财主、守财奴,没办法跟他解释,因为两人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眼里看的东西不一样,完全无法沟通。
他一直乖乖认错,一副忠臣孝子模样!
在中国古代,百善孝为先!
人们说某某是孝子,那是极大的肯定和赞美。不像九百年后,已经没有男人敢承认自己是孝子了。
这世道你可以杀人放火,坏事做尽,依然可以是好汉,得到别人的尊重,但惟独不能“不孝”。
再坏的人,只要有个“孝子”的名声,那便有了一块遮羞布。
像李逵这么丧心病狂的人,都知道要孝顺老娘和兄长,于是后人并不厌恶他,反倒喜欢他的率真。
宋江更是将老父亲挂在嘴边,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孝子,虽然实际上他就没有做过一件孝子该做的事情。
要是原身祝龙,当然没有这么好脾气,早就顶撞回去了。
可祝龙要打造“孝子”的人设。
每个人都是很复杂、很矛盾的,自己都未必了解自己。
但世人却喜欢给别人贴上标签,比如刘备的宽厚仁义,曹操的奸诈多疑,张飞的脾气暴躁……还有宋江的仗义疏财、忠孝仁义。
不管是真是假,是别人贴的还是自己宣传打造的,人设对一个人,特别是大人物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天下人真正有机会见到你,了解你的人很少,都是从人设来判断你这个人,然后决定是否投奔你。
祝龙现在就要建一个“孝顺、仗义、仁厚”的伟光正人设,吸引四方豪杰来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