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很远距离遇到了手持毛瑟步枪的敌人,是很难杀伤对方的。这些似乎很有道理,但是stg44本来就有自己的使用范围,并不是一款全能的武器。他主要就是在单兵手中使用对付400米之内的敌人,压制敌人单兵的火力。

以上二种情况在现代战争实战中是很难发生的,超远距离一般有多人操纵的重武器或者狙击武器压制。比如后世在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斗中,由于ak的射程较短,无法对付山崖上隐蔽的手持英国步枪的游击队员,被迫在基层装备大量狙击手。后来主要用卡车上的双管高射炮和装甲车的小口径火炮对其压制,效果很好。而现代战争50米之内的突袭战是非常罕见的。所以stg44在多数的情况下是完全能够胜任的。

这个特点中华的突击步枪也一样具有,但是要是在突击步枪上安装光学瞄准镜之后,还能提高一倍的射程,但还是远远落后于一般的步枪。所以这个功能就显得有些鸡肋,因为远距离的敌人,自然由狙击手或者班用机枪代劳,再不然还有重机枪可以进攻远距离攻击。所以,中华的这款突击步枪其实真正的有效射程还是在四百米,确保四百米之内的超强火力,正是这款突击步枪真正的使命。除了特种部队外,很少有野战部队的士兵在突击步枪上加装光学瞄准镜。成本是一个问题,还有一个是没有太大的必要。

更何况现在的科技,就是中华也没有办法搞出强悍的全系瞄准镜,光学瞄准镜对于时常要和敌人近距离进行遭遇战的野战部队来说,效果真的不是很大。还不如三点一线,锻炼自己的射击准度。

像德国的stg44的名称44突击步枪一样,中华的突击步枪也有自己的名字,因为是在中兴十一年的时候定产的,所以就直接被命名为中兴(zx)-11式突击步枪。

44突击步枪:自动方式:导气式,闭锁方式:枪机偏转式,发射方式:单发或连发,口径:792毫米,重量:522公斤,全枪长:940毫米,枪管长:419毫米,膛线:4条右旋,缠距254毫米,射速:550发每分,射程:350~500米,瞄准装置:球形准星,带护圈;觇孔式照门,夜视瞄具(实验型)。

中兴-11突击步枪:全长746毫米,枪管长463毫米,全重325公斤,射速650发每分,战斗射速,单发50发分钟,有效射程400米,最远射程800米。附件配备:35毫米榴弹发射器,可折叠军刺,光学瞄准镜,弹壳收集装置。瞄准装置:球形准星,带护圈;觇孔式照门,夜视瞄具。

11式突击步枪其实在出产的时候,就好像是一个族群。不管是班用机枪还是小口径的狙击步枪,都是11式枪族之一。都可以配备光学瞄准镜。

光学瞄准镜的瞄准装置有传统机械式、简易夜瞄、可装白光瞄准镜及二代微光管的微光瞄准镜,表尺上有觇孔型照门,标有2、4、6三个字样,分别表示200米、400米和600米,表尺照门上的荧光点与准星两侧的荧光点组成简易夜瞄装置。准星由准星座、准星连接座、准星护圈和准星4部分组成,准星可拧高、拧低,准星连接座可左右移动,准星连接座和准星座上各刻有一条刻线,用以检查准星位置是否正确。瞄准镜座用以安装白光、微光瞄准镜。

白光瞄准镜的放大倍率为3倍,用于远距离目标精确瞄准。白光瞄准镜用于对600米内或800米内(配于班用机枪时)的目标实施瞄准射击和战场观察。当目标宽度为05时,可概略测定目标距离。白光瞄准镜主要由物镜组。分划调整机构。目镜组。眼罩、照明机构和与枪配合的锁紧机构等部分组成。

微光瞄准镜的放大倍率也为3倍,可在夜间弱光条件下对200米以内的生动目标精确瞄准。两种瞄准镜通用于自动步枪和班用机枪,并能在枪身上快速装卸。微光瞄准镜是一种轻便的被动式夜间瞄准器材,可有效地进行夜间精确瞄准;观察发现敌人所使用的红外光源或其他光源的位置。在无月星空、中等对比度、背景不透亮的条件下,能识别200处站立的人员。微光瞄准镜主要由镜体、成像系统、分划调节机构、低温外接电池及罩具等组成。

刺刀(匕首)用以刺杀敌人,也可作为格斗匕首和野战工具用。多功能刺刀由刺刀和刀鞘组成,刺刀上有剪刀部位、剪刀轴孔、锉削部位、刀环、刀柄座、砍削部位和锯割部位;刀鞘上有挂带、带扣、磨刀石、平口起子、剪座和轴。(注:战斗中如需用刺刀刺杀敌人时,应将刺刀装在枪上,其要领是:将刀环套入枪的瞠口装置前端,刀柄座的t形槽对准枪上刺刀座的t形凸笋,向后拉到定位。卸下刺刀时,左手握护盖,右手用力按压刀柄左右凸笋(刻有直纹处),然后将刺刀向枪口方向抽出,并装入刀鞘内,挂在腰带上)。多用途刺刀综合了砍削、剪切、锉削、开启瓶口和磨刀等功能,既可用于自动步枪,也可用于班用机枪。

中华的突击步枪能够发射58普通弹系列,必要时还能发射58机枪弹系列。步、机枪还能实弹发射标准接口尺寸直径22x125毫米的枪口榴弹,也能安装快速拆卸的35口径下挂榴弹发射器。

当然全世界也不是只有中华和德国独自拥有突击步枪,像美国其实也很早很早就有自己自动步枪。一战末期,勃朗宁自动步枪就已经出现在美国陆军中。之前说过,它是一款轻机枪,希望能够被单兵携带,当然这里面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决解,毕竟那是一款不成熟的单兵武器。

勃朗宁自动步枪构造简单,分解结合方便。虽然原来设计是作为单兵自动步枪,可由单兵携行行进间射击,进行突击作战,压制敌方火力,为己方提供火力支援。但是由于它的重量(重75公斤)不方便携行,并且发射大威力步枪弹的后坐力使全自动射击时难于控制精度。因研制太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只有少量的勃朗宁自动步枪服役,但是它仍然以可靠性好坚固耐用受到前线士兵的欢迎。

在37年的时候,美国军队对这款自动步枪进行了改进,增加了一个两脚架,安装折叠式枪托底板,全自动射击时使枪保持稳定被命名为1918a1。在1918a1的基础上继续改进,取消半自动射击方式,全自动射击时射速两档可调两脚架安装在枪口消焰器上,枪的重量增加到92公斤,命名为1918a2,于两年前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