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勃勃的希特勒一直都在想陈绍看齐,独裁是他最大的执念。他借助已经掌握的权力,实现建立独裁的目标。因而在他上台坐上总理的位置时,声称兴登堡总统宣布解散国会,将举行新的选举。希特勒认为,他将在选举中稳操胜券,这样就能排斥联合政府中的其他政党,确立一党统治的体制。又颁布《保护德国人民法》,以便广泛限制反对党,特别是限制德共和社民党在竞选中的宣传活动。解散普鲁士邦议会,使普鲁士代理内政部长。科林得以接管了警察局,为工党在普鲁士夺权创造了条件。随后由冲锋队、党卫队和钢盔团成员组成的所谓“辅助警察”又先后接管了各地的警察部门,并在各大区建立了集中营,关押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社民党人和其他的反法西斯战士。另一方面,希勒特又暗中拉拢国防军头目和大资本家,以取得他们的支持和赢得选举的胜利。
为了彻底打击反对自己的力量,工党徒又一手炮制了震惊国内外的国会大厦纵火案,并将之嫁祸于德国共产党人,在国内掀起了空前规模的反共浪潮,致使德共的机构被全部摧毁,几千名德共干部被捕,并被迫转入地下,在这一事件中,被捕人员还有社民党人和其他著名人士。
希特勒还在该事件后颁布被人们称之为“国会纵火法”的《保护人民和国家法》,授权政府接管各邦权力。他在冲锋队和党卫队的参与下,对各邦特别是那些不在工党掌握之中的邦进行自上而下的夺权。从此,各邦的主权“一体化”,德国这一法制国家趋于瓦解,工党一党统治的基础得以基本建立。
希特勒通过由希姆莱策划、海德里希负责执行的“长刀之夜”事件,以冲锋队政变为借口,铲除了冲锋队头目罗姆及前总理施莱切、前军情局局长布利多等大批要员。借此大肆镇压打击及削弱党内反对派,获得了国防军及总统兴登堡支持,巩固了自身势力。
国会大选后,工党获得了438的选票,民族人民党获得8的选票,这两个执政党虽获得了518的选票,但没有获得23的多数,这样他们就无法保证通过有些对他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立法。于是3月23日希特勒软硬兼施,终于获得了他所要求的授权法。有了它,希特勒在4年任期中就拥有立法权,就可以把国会和议员们撇在一边,不许他们问津。授权法是希特勒在权力道路上迈出的所谓“合法”的最后一步,同时也是建立他“元首国家”的基础,希特勒有了这个授权法以后,又颁布了一系列法规。他通过撤销邦一级的行政区,取缔工党以外的政治组织,解散全国的工会,摧毁纳粹运动内部的反对派,控制经济和文化这四个方面的步骤,使各个领域进一步实行了“一体化”。就这样,希特勒在上台后的时间里基本上结束了从上到下的夺权活动,并建立了工党一党专政的法西斯极权统治。
恰在这时,年迈的兴登堡病逝。这可是给希特勒提供了最后将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的极好机会。希特勒立即颁布一项法律,把总统和总理这两个职务合二而一,叫军队以及法官和官员向他个人宣誓效忠。作为元首和总理,如今他成为国家政权的单独执掌者,把军队和教会之外的所有政治社会机构都一体化了。
这一串的动作让许多应接不暇,当事情告一段落时,很多人都发现,原本就名存实亡的魏玛政府已经消失在德国人的眼中。取代的是一个独裁的纳粹政府。
事后希特勒真正意义上的执掌德国军政大权,再也没有人能和他对抗。元首的称呼也随之传开,同时希特勒还亲任德国最高军事统帅。已经拉拢了大量军官的希特勒,颁布这些法案时,军队中并没有丝毫的阻力,反而士兵们还极力的赞成。
随后希特勒又公开宣布,德国再次扩军三十万,如此以来,德国将会有七十万的正规部队。已经撕毁了《凡尔赛合约》,希特勒开始放开手要大干一场了。
这回不单单是法国出来抗议,德国周边的国家也一样,谁让现在的德国已经有了威胁整个欧洲的实力。然而英国的态度还是很不明朗,名面上也呼吁欧洲和平繁荣,没有丝毫的实际动作,暗地里还是一贯对德国采取绥靖政策。
本来希特勒再次招兵三十万,就是想试试各国的反应。结果大出希特勒的预料,特别是英国的动作,让希特勒心中窃喜。这一次的赌博是赌对了,原本希特勒还打算一旦形势不好,就立即插销再次招兵的命令。省得战争的真的爆发。
如今再看到,英法等国只是在嘴巴上抗议,并没有实际行动后,让希特勒的野心更加膨胀去来,同时也助长了德国的嚣张气焰。
身在汉京的陈绍在希特勒真正掌握德国的军政大权时,便已经街道了消息。
陈绍很清楚,中德合则两利,分则两害,这是注定的。要说陈绍近二十年来,一直都很支持德国,这里面的原因很多。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陈绍也没有办法和英法等国建立其商贸通道。主要是因为后面还有一个美国,而且还很慷慨,武器装备都是记账了。那时候陈绍还无法和美国相争。只能卖的德国人。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赚钱。世界上,没有比卖军火的利润来的更高的买卖了。中华百废待兴,正式需要大笔资金的时候。武器贸易,钱来得是最快的,而且还是黄金支付。可以说,现在中华能有如此快速的发展,当中很大的一部分就是军火生意的利润。
最后一个原因是,中华需要德国站起来,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叫他们别老盯着中华,也该去注意注意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