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页

蒙山军[校对版] wanglong 1873 字 2022-10-20

是役,蒙山军第一师歼灭了由原新军第九镇改编的民军第一师,毙敌一千五百余人,俘敌四千九百余人,其余都逃散了。

落入蒙山军之手的林述庆伤重不治而死。

因地形所限,封国柱展不开更多的兵力,主攻汀泗镇的蒙山军第一师第三旅也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主要是七团九团两个团损失严重,初步统计该旅阵亡官兵六百二十余人,伤者倍之。该旅随即被就地转入休整,未参加随后进攻武昌的战斗,将进攻武昌的荣誉让给了三师七旅。但经此一役,第三旅成为蒙山军头号主力旅之一,第七团被总部授予“汀泗团”称号,以表彰其勇夺关隘的战功。这是蒙山军第一个以战役地点授名的团队,第七团官兵此刻尚未真正理解获得此种荣誉称号的含义,享受待遇是在多年之后了,他们的后辈最终明白,团队的荣誉称号给他们带来了什么。

民军第一师在蒲咸一带大败的消息传至武昌已是9月22日下午了,是黄兴带回来的——在没有无线电的当今,前线失败的消息传播一般是经过老百姓而不是军队,黄兴的战败破了这个例。

汀泗镇大败印证了孙武对战局的预测性分析——黄兴南下督战后,孙武向宋谭等人分析了战局,认为绝无战胜之希望,“如果失败,第一师很可能在对手的追击中被歼灭。这当然是最坏的解决。如果保险,应当派遣一支军队接应,比如在纸坊或者山坡布置一道防线以期接应。”

武昌的被同盟会控制的军队只有一个第二师,师长还被黄兴兼着,正在招兵扩充,以期达到两旅四团的规模。部队分散在汉阳及汉口,其中主力置于汉口刘家庙以北,做出了向北防御的态势。就在黄兴南下蒲圻、咸宁督战第一师的时候,确认进入河南切断了芦汉铁路线的山东军第七师南下了。如果要防守来自北方的威胁,作为南军,最好的地点莫过于鄂、豫两省交界的武胜关,但度量行程——且不说第二师能否使用,占领武胜关关上湖北的北大门已经来不及。黎元洪极力反对这个由孙武首先提出的计划,于是作罢。不过两三日时间,第一师完了,黄兴和孙武几乎是只身逃回武昌。

至此,武昌陷入蒙山军南北夹击中。盘算兵力,这仗是无论如何不能打下去了!

逃回武昌的黄兴一筹莫展,求救于孙文。忙于“建国”的孙文哪里有兵可派?他还等着武昌的银两接济中央呢。

“既然如此,只有一条路,撤往东南。”孙武再次建议,“按照大元帅所言,南军不日即至,要想保住第二师这支革命武装,必须快。否则就来不及了。”

经汀泗一战,黄兴初来武昌的豪气已经输得干干净净,想起林述庆的叮嘱,似乎也只有这一条路了。

孙武的意见无人反驳。此时再无人提出对抗蒙山军的豪言壮语了。谭人凤强压火气,几次在宋教仁严厉的眼神暗示下没有出声,心里早已懊悔的要死。假如孙文在上海不要贸然宣布建国,假如跟龙谦的特使好好地谈出一个章程,局面何至于此?瞧现在这个样子,龙谦定是抱了武力统一全国的念头了,就算将第二师带至江宁,难道可以凭籍东南以抗全国吗?

但黄兴眼下的神态确实可怜了,谭人凤对黄兴很是存了好感,黄克强此人是个实干家,为了革命大业提着脑袋奔波了十几年,现在责怪于他,实在是过于残忍了。

他们没有想到,在汀泗大败的影响下,开会商议撤出武汉转进东南以图他举的众人中,已经有人准备充当“叛徒”了。

这个人就是黎元洪。无奈之下投诚同盟会的黎元洪此时却抱了别样心思。黎元洪看的很清楚,同盟会万万不是蒙山军的对手,哪里还会跟着这帮注定失败的人混?借口组织驻扎汉阳的原四十二标,离开了设于武昌原湖广总督府的大元帅府。

黄兴、宋教仁、谭人凤、刘公、孙武、蒋翊武等数人做了分工,黄兴、孙武、黎元洪、蒋翊武等分别集结第二师部队,将所有可以带走的武器全部带走,宋教仁、谭人凤、刘公等人负责筹集粮草,征集船只,后者是至为重要的。

会议结束后,众人分头行动。宋教仁拽住了谭人凤,“必须放掉那个姓洪的了。”宋教仁低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