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页

蒙山军[校对版] wanglong 3340 字 2022-10-20

朝廷建立威胜军,八成是由荣禄亲自掌握的一支绝对效忠太后的武装,这点不需要怀疑了。右翼已经建立,但左翼跟本部直属部队大概还是一张画饼。荣禄会做怎样的打算呢?是等着“收复”京师就地募兵还是将龙谦调入京师以其部扩编?袁世凯猜不透。但他意识到,绝不应该出现那种结局。如果京畿武力重新建立,他很可能被边缘化。所以,在春节前后,袁世凯连续派人去太原和北京,在孝敬慈禧的同时,大力活动荣禄,奕劻以及李鸿章等人,希望掌握主动。荣禄和奕劻还好,特别是庆王,自去岁府邸遭到溃兵打劫吃了巨亏后,对钱财的贪婪到了无耻的地步,几乎连脸面都不要了。收到自己的重金贿赂后,直接问需要帮什么忙。国家大事,沦落到像是古玩店里讨价还价一般。

希望得到什么?袁世凯的目标很清楚,那就是进入中枢。具体的目标,就是接替李鸿章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山东巡抚也算封疆了,但理论上还受直隶总督的辖制。地位上比疆臣之首的直隶总督低了不是一点半点。更为关键的是,资源的占有根本不是区区一个山东省可以比拟的。

必须承认,就现在而言,见识超越袁世凯的与他同等地位的大臣还不多。比如对兵权的重视,比如对洋人的认识,比如对实业的理解。天津是李鸿章投入了巨大心血的地方,就算遭了庚子之难,基础犹在,人才犹在。而且,天津的租界,恰恰是施展抱负的地方。比如购买军火,便有若干国的洋行可以选择。那里像山东,基本被德国人把持呢?

可是袁世凯不能对奕劻说,自己盯着李鸿章的位子呢。自己在等李鸿章死呢。

本来,李鸿章算是他的恩主。但从甲午之后李鸿章被贬谪的那段时间里,自己没有太在老头子身上下功夫,而是转而投靠了荣禄和奕劻,使得与李鸿章之间有了裂隙。不过这不要紧,据说李鸿章身体是越来越不行了,经常大口地吐血,一个年近八旬的老人,恐怕支撑不了多久了吧?李鸿章一死,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的宝座会交给谁呢?荣禄吗?他认为不会。荣禄的身体也不好,那个位置虽然显赫,但对于已位极人臣的荣禄而言并没有多大的吸引力。以荣禄的性格,他更喜欢躲在慈禧太后身后的阴影里为其出谋划策吧?何况经此大变,朝中重臣凋零,军机处去了一大半。刚毅死了,王文韶年老昏聩,赵舒翘被洋人揪住不放,终于被逼自杀。据说死的很惨,换了好几种自杀的法子,受了无数的罪,最终也没有等来赦免他的旨意。便是如英年、启秀这些当初主战的满大臣,都被洋人逼的自尽的自尽,砍头的砍头。慈禧怎么会放荣禄这个绝对心腹外出就任直隶总督?

袁世凯反复分析,逐一数着可能接替李鸿章的朝廷大臣,主战的不必想,洋人即使退出北京,也不会允许主战派出任直隶总督。只有当初主和的一帮人了。这么数来数去,对自己的信心提升了。

袁世凯的打算是,如果自己接任直隶总督,一定要将武卫右军带入京畿,而不能让朝廷重组他军。因为出现了威胜军,使得袁世凯的警惕心骤然增强了。他隐约猜到了荣禄的算盘,那就是组建一支绝对效忠皇室的禁卫军。直到现在,威胜军左翼仍然不见踪影,是不是准备以原武卫中军为班底组建呢?如果荣禄采取架空自己的办法,将武卫右军留在山东或者拆散四处,而将龙谦的部队调入京畿呢?那种情况的出现,将彻底架空自己这个直隶总督,所谓的疆臣之首也就成了鸡肋。

问题回到了起点,就是如何对待这支盘踞鲁南的威胜军右翼呢?自己如果带武卫右军离开山东,因为山东有了这支心怀仇怨的军队,是不是不复为自己所有?这个问题深深地困扰着袁世凯。

袁世凯本来以为龙谦在回军鲁南后会第一时间来济南见自己,如果那样,袁世凯准备与他谈谈,沂州兖州的驻军是不能撤退的,可以让出几个无关紧要的县份给他养兵。鲁南贫瘠,是养不了多少兵的,他就是要龙谦养不起。但龙谦竟然没来,而是派了个什么参谋长来见自己,这不是藐视自己吗?所以,袁世凯断然拒绝了召见这个姓宁的军官,让他吃了个大大的闭门羹。

可是,龙谦已是两州镇守使,他的军队进驻沂州兖州是合情合理的事情。李纯和曹锟都担心威胜军右翼强行进兵,请示如果发生那样的事该不该动武。袁世凯回复说,如果龙谦的部队强行进兵,坚决抵抗,未经准许,不得放他们入城。

袁世凯评估着开战的后果,他最希望的是借机消灭这支令他如芒在背的武装。只要能一举歼灭之,然后安上一个叛军的理由,未必不能过朝廷那一关,可是,有把握一举将其歼灭吗?他跟几个最心腹的商议过此事,他坦承后悔当初没有举全力对付蒙山军了,如果设计挑起两军冲突,有没有把握一举解决?段祺瑞倒是赞同,但冯国璋,徐世昌及王士珍均反对,尤其是王士珍,认为蒙山军比起当初不是弱小而是强大了,恐无一战胜之的把握。徐世昌则认为龙谦如今已蒙太后赏识,建立威胜军的意图昭然若揭,我们采取武力解决实为下策,小不忍之乱大谋,还是要着眼长远。

那就需要做一个通盘的计划了。山东不想放弃,直隶还想得到。鲁南的那支与自己有宿仇的部队需要解决。袁世凯需要寻找一个能满足以上三个法子的方案。袁世凯觉得,自朝鲜之役后,一直顺风顺水的自己开始遇到麻烦了。

第二十节 中兴实业

山东盐运使张莲芬这年五十一岁。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华德峄县煤矿的中方总办,也就是后世的总经理。

张莲芬觉得,自跟了李鸿章这个“明主”,认定了实业救国是唯一正确的道路,忙前忙后十几年,最后盘点自己的所为,最大的成绩就是峄县煤矿了,其间投入的心血外人是不知晓的,只有他自己清楚。而这座五年前就达到年产200万吨的国内首屈一指的大矿,也跟其他矿山一样,遭到了洋人的觊觎。山东自光绪二十三年(1897)巨野教案发生,德国海军少将带特里费攻胶州湾,进而霸占胶澳,次年二月朝廷与德国签订《胶澳租界条约》,期限九十九年。山东之铁路矿产,悉归德国承办。远在鲁南峄县早已开矿的峄县中兴煤矿也遭到德国渗透,被逼合资,经过以他为首的中方代表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总算将煤矿的经营权保住了。德资一直不到位对于张莲芬而言是好事不是坏事,这样就更有理由拒德国人于门外了。

峄县煤矿自数年前的一场透水事故死了几十名矿工,引发了不小的风波,被朝廷勒令关闭了几年,后经张莲芬活动,终于得以复产。张莲芬意识到,修建自煤矿所在之枣庄至大运河边的台儿庄铁路是办好煤矿的唯一办法。这点,取得了煤矿股东们的一致认可。上报朝廷,几经周折,总算批准了这条小铁路的修建。而修建铁路遇到德国的阻扰,经交涉也解决了。等进入实施阶段,最大的困难来了,那就是钱的问题暴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