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波抢滩登陆后,沈铮率领三千人,作为第二波,柳岩率领四千人,作为第三波,陆续登岸,列好振兴,留下最后一波看守河堤,其余人马杀向河岸的一个守营。
厮杀声,在漆黑的夜色下展开,血光喷溅,罢战数个月的卫兵终于又开始面对死神的威胁,夜间一旦炸营,军心涣散,除部分卫军将士负隅顽抗,大多士兵却落荒而逃。
滕虎、沈铮两军左右冲杀,最后合围,把驻守在河岸二十里处的一支卫军营盘给灭掉了,五千驻军,死的死、逃的逃,不堪一击。
不过这一战胜利后,并没有仓促冒进,而是严以待阵,开始修筑防御工事,以防卫军来袭,而河岸边的四千魏军,开始搭建锁链浮桥,好让南岸的五万大军,能顺利渡过黄河天险。
经过一天的搭建,铁链木板配合的浮桥完工,五万大军,浩浩荡荡走过浮桥,屯兵到黄河北岸,安营扎寨,准备整修完毕,继续向卫国北部腹地进军。
同时,辰凌也派人送出军情秘报,向其他两支军旅发送出,准备合兵对付最后顽抗的卫国朝廷。
如今卫国死守城阳及周边几个城邑,那些险地葱岭,都被左路军、中路军攻破了,但是损伤惨重,也在向城阳挺进,但是被几座城邑挡住去路,必须要攻克沿途的几座城邑,才能赶到城邑下,一旦三军汇合,灭卫指日可待了。
辰凌考虑再三,决定要率先出兵了,否则等三路军汇合,那自己要脱身就难了,必须在其他两路军赶到之前,自己拿下城阳,然后假装深陷埋伏,阵亡在阳城内,毕竟只有那一处重兵把守的大城,卫王和公卿所在,剩下七八万人马,还能对他造成危险,否则死在路中、小邑,根本说不过去。
“传令下去,火速赶往城阳邑,卫国公室贵族都在那里,我右路军必夺首功!”辰凌对着数十将领喝令一声,三军振奋。
诸将听到之后,也都摩拳擦掌,魏国派出三路大军,但是其它两路战绩明显不如他们这支人马,现在渡过黄河,只扑卫国最后的一座重城,只要攻克,卫国就会灭亡了,这个功劳也是最突出的。
周淮英、杨匡义等将领们都自告奋勇,愿意率先带军,兵临城下,进行攻城战。
辰凌扫了诸人一眼,点头道:“滕虎率先锋军一万,周淮英率左翼军一万,杨匡义率右翼军一万,相隔三里,向城阳推进,分别占据东西北三面城池,本帅率三万中军驻扎南面,四面合围!”
“得令!”
诸将衣甲锵锵,出营后翻身上马,各自调兵,很快三支人马开拨,朝着百里外的城阳进发。
大军浩浩荡荡,整齐的步法,一波一波向前推进,如泰山压顶的气势,大地微微颤动,蹄声殷殷如雷,盔甲鲜明,枪林闪亮,锐气浓烈。
众将士都以在辰凌麾下当兵感到荣幸,一路以来,唯独右路军战绩彪炳,而且伤亡最低,胆气十足,英勇善战,俨然成为魏国的一支王牌军,上下将士都明白,因为辰凌的威望和智谋,才有如此成果,所以三军引以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