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7页

说到这里的时候,苏天成看了看站在文武大臣中间的朱慈烺,这位大明末代的皇太子,早就完成了身份的转变,成为大晋朝廷的礼部侍郎,这么多年过去,也完全适应了,崇祯皇帝的家人,都得到了妥善的安排,生活无忧,他们也没有离开京城,以前诸多文武大臣担心有人会利用大明皇太子作乱的事情,根本就不存在。

“朱爱卿,朕说到你的父亲,其实朕是很佩服崇祯皇帝的,从勤劳的角度和自律的角度来说,很少有皇帝能够比得上崇祯皇帝,朕恐怕都是自愧不如,可为什么崇祯皇帝如此的勤勉,还是不能够避免覆灭的命运,这么多年过去,诸位爱卿也都想明白了,已故的三位大儒刘宗周、黄道周和钱谦益,专门写了一本书,就说到了这件事情,朕认为很有道理啊。”

“诸位能够保证自身的勤勉和自律,可能够保证百年之后如何吗,朕可以保证太子勤于政务,可朕能够保证百年之后的情形吗,不能,谁都做不到,故而教育和制度才是真正的保证,这么多年,朕一直都致力于这些事情,想必诸位也应该明白了。”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无数的帝王都挂在嘴上,可有几个帝王真正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有几个帝王能够真正做到,朕时常用这句话自勉,就是害怕出现错误,朕希望诸位爱卿,也要时时刻刻自勉,诸位要知道,不管做什么事情,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一个传奇(尾声)

时间到了大晋二十四年。

五十八岁的苏天成,马上就要到六十岁了。

他也有很多的遗憾,大晋的确是无比富强了,但不少的问题,也慢慢开始暴露出来,这是发展过程之中,必然遇见的问题,但有一点苏天成是把握的非常好的,那就是在人民的思想认识方面,崇尚理想,讲究奋斗,遵循规矩和制度,成为了社会的主流,道德对个人的约束,有一些时候甚至强过了法律。

穿越四十年了,短短的四十年,在历史上不过是眨眼之间,用弹指一挥来形容,完全可以,不过这四十年,苏天成所经历的风风雨雨,所树立起来的大晋王朝,还真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工业化的浪潮开始出现了,因为蒸汽机的出现,生产开始朝着集约化和大型化发展,商贸经济成为了主流,农业生产无可奈何的退后了,衣食住行开始朝着高精尖的方向发展。

苏天成曾经在多次朝会的时候提出来,崇尚节俭的思想绝不能够丢,不管个人是如何的富裕,官吏若是出现奢侈浪费的苗头,就一定要处理。

民间早就出现个人崇拜的迹象,这种苗头,苏天成是坚决制止的,他不喜欢搞什么个人崇拜,没有那样的必要,不过老百姓自发的表示出来尊敬,他也没有办法,只是官府绝对不能够做这些事情。

朝廷里面的事情,基本都是苏明劼在处理了,苏天成的主要精力,集中到皇孙的身上,他一如既往的要求,皇孙必须要成器。特别是苏明劼的儿子。

历史的习惯,苏天成暂时不准备打破,他也清楚,总有一天,这种继承制度会被摧毁,但作为凡人。他也有私心,这些事情,就留给历史去做,自己不要操心那么多了。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存在的,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公正,就好比说担任了近三十年第一丞相的朱审烜,在朝廷里面的威望就是不一般的,也是因为这层特殊的关系。多年来,朱审烜都是尽心尽力,维系大晋朝廷的统治,思想一样根深蒂固,若是苏天成提出来其他的思路,譬如说不能够实行继承制度了,估计朱审烜会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凡事有利就有弊,没有十全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