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8页

说到这里,皇太极还是有些疑惑。

“文程,已经到冬季了,气候寒冷,也不是征伐的最好时机,难道苏天成真的会选择在这个时间开战吗,要知道在草原上,冬季征伐是大忌啊,稍微不注意,大军陷入到了草原之中,冻饿致死都是有可能的。”

“这个问题,奴才也考虑过,故而奴才经过了长时间的分析,不过奴才以为,苏天成很有可能做出来出乎预料的事情,寒冬征伐是不利的,可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蒙古各部落不会引起警觉,骤然遭遇打击,可能还手的气力都没有,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奴才以为,提前做好准备,预防这样事情的出现,还是可行的。”

皇太极点点头,站起身来,走到了范文程的对面。

“文程,这次你立下大功了,能够分析到如此重要的情报,朕很是欣慰啊,想不到这个苏天成,如此的不安分,由此看来,朕的计划,苏天成是看破了,不相信什么谈判了,苏天成的脑子究竟是怎么长的,朕若是有机会,一定要见见这个苏天成。”

范文程没有开口,他是汉人,其实也分析过苏天成,至于说自己出的计谋,估计苏天成都是能够做出来分析的,他和苏天成就好比是武林的绝顶高手,不需要面对面,距离遥远也能够展开较量,两人的较量,互有胜负,代善的事宜,范文程就想到了很好的办法解决了。

至于说苏天成看透了这次的谈判,那是很正常的,苏天成在宣州和复州直接指挥战斗,当然知道战机的重要,好在大明朝廷里面的那些官员,包括崇祯皇帝自身,骨子里面还是有着虚荣心的,还是想着过安稳日子的,若是大明朝廷的所有事宜,都是苏天成来做出决定,那大清国就真的有危险了。

第九百三十四章 倭寇的动向

皇太极对范文程分析的情报极为重视,立即与范文程商定了应对的办法,同时将豪格从辽阳秘密调回沈阳,正蓝旗也随之回到沈阳的郊区驻扎,皇太极已经做出了决定,让豪格带领正蓝旗进入蒙古,主导这一场即将开始的厮杀,蒙古的各部落都听从豪格的调遣。

皇太极之所以决定派出豪格,是因为蒙古部落对于大清国来说太重要,绝不能够有任何的闪失,失去了蒙古部落,大清国的力量将大为削弱,若是被大明朝统治了蒙古,大清国几乎没有生存的地盘了。

皇太极的几个儿子,迟迟没有表现出来能力,叶布舒成为了水师副统领之后,遭遇了惨败,一万五千水师全军覆没,根本就没有能够展现出来任何的能力,不过皇太极还不是过于的气馁,他本来就没有对水师抱有太大的期盼,大清国还是以骑兵为主,叶布舒的失败,在满人权贵之中,也没有激起太大的反响,很多的满人权贵,是不在乎水师的,但叶布舒的失败,也暴露出来自身能力的欠缺。

皇后的儿子福林,年纪太小了,还看不出什么能力。

建都沈阳之后,皇太极也有恼火的地方,皇宫森严,自己的儿子大都是生活在深宫之中的,想想自己的童年和少年,哪里有这样的条件,都是在磨砺之中度过的,温室的花朵是长不大的,豪格的情况就不一样了,打小就随军征伐,论战场上的厮杀能力,的确是不错的。

比较来比较去,皇太极最终看好的还是豪格,若是从儿子中间比较。豪格算是不错的人选,至少豪格继承皇位之后,能够继续维持对大明朝的征伐,皇太极没有足够的信心,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够彻底的推翻大明朝。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皇太极对豪格极为重视,辽阳的地位极其关键,距离沈阳不远,可以居中调控辽东和盖州、耀州、海州的情况,皇太极让豪格驻守在辽阳,也是想着豪格能够居中协调,当然,难度是很大的,关键是多尔衮、多铎和阿济格等人。不一定会服从豪格的指挥,也不一定完全瞧得起豪格。

这一次让豪格到蒙古去,皇太极也是有着不一般的考虑,若是豪格能够稳住蒙古的局面,得到蒙古十六个部落的鼎力支持,那么多尔衮、多铎和阿济格等人,就有着不小的忌讳了,加上济尔哈朗、范文程等人的辅助。以及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镶蓝旗的拥戴,多尔衮等人就必须要服从指挥了。而且镶红旗也是慢慢归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