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勇一点也不看好这个新皇,想想同时皇子,李继迁十岁就射死一只老虎。察哥十五六便随军出战。再看大金国这边哪个皇子不是在刀光血影中长大的,眼前的翰离不年轻有为,领兵打仗,有勇有谋;宗翰更是完颜族中的翘楚,少年英武,参加了所有的灭辽之战。这个长于深宫的新皇怎么会是他们这些虎狼之辈的对手!
反倒是自己的王爷自幼出宫长于乡野,白手创业,从小便结交英才,混迹江湖,打下了基业。论武功那些皇子别说建功,连战场都没上过;论治国,王爷宣抚两路州府,百姓谁不感念王爷之恩……能与女真人一较高下的也只有王爷了,可老天不长眼,偏偏将皇位给了那个无能之辈,赵勇都为王爷感到不忿!
第二百零一章 出逃
靖康元年元月初四,陈过廷和陈东二人在一队近卫的护送下风尘仆仆的回到了汴京,他们受王爷差遣恭贺新皇登基的,但是太原被围,两河失守他们只能绕道陕西回京,日夜兼程的赶路可还是未能在年前赶到。
一行人刚到城边就发现城门处车水马龙,其实这场景在汴京十分平常,但是往日都是从城外向城里拉,今日却是从城里往外拉,而且一个比一个牛气,不是尚书就是侍郎,成群结队的出城,开始两人还以为是过年了到城外游玩呢,可人都是一个个面带惶恐,根本就没个喜庆劲儿,再看车上的东西简直就是搬家。
等他们进了城,城内没有了过去张灯结彩的热闹景象,人的脸上更多是迷茫和惶恐,大街上到处是巡逻的军士。不用问他们也明白了,大战就要来临,女真人已经逼近了开封,两人到了驿馆后一打听,果然河北战局恶化,黄河天险失守……
赵佶登基后,马上就要过年了,也该更换年号,赵佶根据《诗周颂我将》中的“日靖四方,永康兆民”一句,分别取一个字,合起来就是“靖康”,图个好口彩,但好运似乎没有伴随他。
赵佶下诏遣梁方平领四万禁军驻守黄河北岸的浚州,何灌防守黄河南岸。而梁方平这不男不女的家伙到那过年去了,未采取任何措施积极应敌,整日只是和手下饮酒作乐。元月二日,梁方平接到探报说金兵已近城下。
梁方平没想到金军来得这么快,登上城头,提心吊胆地一望,只见远处尘土飞扬,凶悍的女真骑兵正朝这边冲杀过来,被吓得肝胆俱裂,也不管来了多少敌人,有无后续部队,丢下手下兵将一人一骑仓皇出城向南逃跑。
他过河时为阻止金军追击,便放火烧毁河桥,城中守军见连主帅都跑了,哪还有心思守城,都争相弃城逃亡,但因为桥梁被毁,宋军散兵只能蜂拥下河希望游到对岸,可是天寒水冷加上金军在后面追杀,导致数千宋军被冻死淹死杀死在河岸边上,而金军此役仅死了三个人。
南岸的何灌见对岸跑来大量逃兵,知道浚州已经失守,连忙命将逃兵全部编入自己部队。他估计自己手下的部队根本不是金军对手,便命部队后撤到汜水关防守。金军得到这个消息后,便跟在何灌军队后方也赶往汜水关。等到何灌军队好不容易跑到汜水关,刚想松一口气,突然发现金军追上来了,宋军上至武将,下至士兵,各个都被吓得魂飞魄散,拼命逃亡后方,金军跟在后面拼命追杀,宋军死伤不可计数,何灌带着一帮残兵败将跑回了东京汴梁。
何灌再向朝廷汇报战况时,把失利原因全都归在梁方平不战而逃身上,并告知朝廷现在金军以郭药师为先锋,眼看就要到东京城下了。这个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炸得宋朝举国震动,每一个宋人都突然意识到大宋有亡国的危险。
三日,钦宗下诏亲征,以新任兵部侍郎李纲为亲征营使,自己仿真宗澶渊故事,似乎欲与社稷共存亡。
赵桓虽然决定暂时留在京城,但太上皇赵佶却已经决定南逃了,他下诏说准备到毫州太清宫进香,理由是自己前几日染疾现在已经康复,所以去烧香感谢上苍眷顾。诏书下后,负责宫内礼仪的太史说第二日也就是初四日是个适宜出行的日子。
本来太史择时是靖康元年正月初四辰时出发,哪知道赵佶一刻也不敢耽搁,等不到天亮,刚刚过了二鼓时分就摸黑出通津门乘舟东去,而随他出逃的只有蔡攸和十几个内侍卫士,连太上皇后和儿女们都来不及带领。太上皇后随后才带着孩子们紧急追赶。
童贯和新皇关系很糟糕,早就把得罪了。赵桓上台,童贯赶紧前去讨好,可临时抱佛脚不好使了,吃了闭门羹。于是他盘算着赵佶难免要秋后算账,还是跟着老东家比较保险,于是童贯带领三千精锐的胜捷军,急急忙忙地追赶道君,前来护驾。高俅跟他想法差不多,也领着三千禁军尾随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