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当年为了打造魏武卒,整个魏国,刚刚强大的魏国,差点没有政府破产。
这些年来魏国一直努力,一点点的打制重甲,这才有了现在的规模。此点,是其它国家比不了的。齐国也许富足,但要用这种法子……那显然不行。吴国当年要打楚国的时候,吴王有意要练车兵,因为楚国是一个战车大国,孙武子拒绝了,说楚国一个御手一般都有十年的车龄,我们现在想要练成车兵,没有十年是不可能的,十年的时候,大王你等得了么?最后就改练省钱的三栖步军(能上山能爬树能泅渡能跑步,机动力相当于工农红军。)。
齐王道:“没有北秦的练兵之法,那我们如何打败魏国?”孙膑笑了:“还是学习,学习北秦国,大王觉得,北秦军打赵国的特点是什么?”齐王道:“骑兵?”骑兵。齐国有,也不少,但是战斗力么……有点对不起读者。孙膑摇头:“骑兵不提,我们齐国的骑兵受制于地,所谓骑兵也不过是骑在马上的步军,战斗力平平,还不如下马的战斗力强!我说的不是骑兵,而是北秦人的弓弩之箭!”齐王这才算是明白过来:“的确如此,北秦军的箭很厉害!”
孙膑道:“臣之所以让大王不断的采卖弓弩,就是因为要正面打败魏军,在短时间里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利用好弓弩箭,那借着地利等兵法,我们就可以真正的打败魏军了!”
在孙膑的意见下,已经收拢到五千多具的弩,齐国犹不自足,继续进行了购弩大计!
但是可惜……魏国的反应就有点不好了。从理性的角度来说,见到北秦的强大,魏国该有所触动!但许是魏王的态度,又或许是庞涓的态度。特别是庞涓,庞涓只承认北秦伯是一个兵家,他带兵打仗也许可以,但如果说北秦伯的练兵之术或是别的比魏国的强,比魏国的先进,那就是离谱的了,自打庞涓接手魏国的军队后,军队的主要管理就在他的手上。
假如魏国上下承认了北秦军事上力量的先进,那等于是在抽庞涓的脸,这是庞涓的才能不足,你丫不是兵家么,你不是很牛么,怎么我们魏国的上将军就是这个德性?连一个小小的北秦国都比不了。这也许很怪,堂堂的魏国难道还看不到北秦国越来越大越来越强的实力吗?可就是看不到。魏国仍处在天下霸主的梦境里,在他们没有经历真正军事上的失败之前,魏国上下都是不会认为自己不如人的。魏国现在的情况只是因为国际形势不好。
不过一切正在改善,只要魏国修好了长城,把秦国挡在外面。再把大梁修好,到了那个时候,魏国解决了一切多余的问题,国家就有了足够的力量,可以继续战斗。在接下来,丞相公子卬提出要进行军事改革失败,在提出要大量的引入北秦纸元,甚至提出,学习秦国,开放魏国的国库,利用魏国的国库,向北秦请发魏国的纸元,用这种方式来让魏国的经济更上一个台阶。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但魏王无法容忍自己的国库敞开来给北秦人看。魏王不同意这一点,但他同意了加大对北秦纸元的引入,从这一点上来讲是承认了北秦纸元的作用。
韩国也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但是……楚国和燕国,却是默默无声,继续沉默着。
第692章 第一次大考
各国的反应并不在北秦伯的意里,它国也许会变,也许不会,但是由于北秦的国家构造,所以想要学习北秦,那是很离谱的。赵武灵王也许可以学习秦国的变法,但在赵武灵王学秦国变法的时候也是折衷了,他没有没收贵族的土地,只是在赵国的国土上进行着他要的变法。
北秦的法是法墨并重,军事当先,它有军国主义思想,有商业资本思想,轻贵族的权利,而重视金钱的地位,当然,还有一点就是北秦的军人荣誉!至于法,即将开始的科举更是其它国家想学都学不了的。别的国家想要科举,不把举国上下的贵族杀他个十去怎么都不可能的。唐朝是实行了科举。但终唐一朝,能在科举里出身来的寒门士族,凤毛麟角。
真正的所谓科举,一直到了宋、明之时,才得以真正的兴起!才真正摆脱了贵族阀门的影响。就算如此,宋的前期也有浓重的官荫制度。而明朝……说到明朝也许可笑,明朝的确是科举,但那些傻逼的儒人们,胡乱的进行乱政,在这个乱政之下,国家给文人们完全的毁了,明朝是亡于那些儒生乱国之下。武人乱国是自相残杀,文人乱国比武人更可怕!
武人打过之后,总算让中国还有一支武力强大的武装力量,但文人……大明后期的军事力量可以说明一切的问题。现在,北秦伯要建立北秦自己的科举!那就是……后话再说。
在赛马大会之后,送走了余人,北秦伯向天下发令,他接受周室的加封,去伯称侯。
由于乎,北秦伯又变成了北秦侯……这个升级游戏真是好。本来周室是要加封北秦伯北秦公的,但北秦伯没有接受,他觉得饭要一口口吃,要慢慢来。所以北秦伯把自己加封成了侯。他还风趣的对女相王良说道:“如果我们打下了整个中山国,那就可以称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