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页

唐骑[校对版] 阿菩 1957 字 2022-10-19

斯提尔见李膑没怎么说话,心想:“看来昨晚的密谈已经初见成效了。”席间便邀请唐军派一个官员代表张迈前往布哈拉谈判。

张迈答应了,只是对派往布哈拉的这个使者的人选,却有些难找。这使者必须是个文事官,然而却又必须能够老辣地应对布哈拉方面的压力与挑衅,同时还得精通西域的,最好得懂得阿拉伯话和波斯话,这样的人才并不好找。

想到这里不禁有些唏嘘,眼下唐军的武将与士兵方面算是历练起来了,军队虽然不算多,但“造军队”的机制却已经建立,以后只要有足够的物资以及合适的兵源,唐军的部队就可以迅速地扩大。不过文官系统的人才相对而言却是奇缺。郑渭在疏勒几乎被迫地事必躬亲,将杨涿都调了去培养,就连慕容秋华被借调去亦黑布置城防事宜,也引起了郑渭的巨大不满,专门写信来向张迈抗议说他这是“损不足而补有余”。

“要是在中原,那可就好了。”张迈叹道。谁都知道,华夏地区最不缺的就是文治官僚人才。

郑济想了想,说道:“我举荐一人如何?”

张迈笑道:“郑二哥是想毛遂自荐么?”

郑济连忙道:“我不行,我父亲、大哥都还在奈斯尔二世手里呢,到了布哈拉我硬不起来。不过何秋山家却有一个弟弟,叫斯塔克,他给自己取了十七八个名字,其中汉名叫何春山,若张特使能够信得过他派他去,我看多半能够办成此事。”

何秋山一听,叫道:“春山?他怎么可以,他只怕不行。他是个浪荡败家子,能有什么本事代表我大都护府出使布哈拉?”

张迈心想:“何家已经扎根于宁远,只要我军占定宁远,何家就得和我军祸福与共,派他的子侄出去,倒也不怕忠诚方面出问题。”问道:“郑二哥既然推荐,想来必有道理。能给我说说这何春山有什么能耐么?”

郑济道:“老何几代都是经商起家,到了老何成年之后,便由长子在工坊监工,其父则外出贩卖揽销路,何春山十岁上就跟着父亲走南闯北,所以见多识广,又能说二十六种胡语,能言善辩,假的能说成真的,黑的能说成白的,就是有一件不好的:性喜骗人,且越骗得大,他越有成就感。本来这在某类商人里头也算一种天赋,但老何家的家训却是:知道骗人术、不可去骗人。走的是老老实实求品质的路子,反正他家的玻璃做出来,也不愁没人买。所以从小压着他,不许他撒谎,若让知道他撒谎就得吃一顿打。但越这么压着他,何春山却越变尽了法子要骗人,到后来终于闯了一场不小的祸事,被他父亲一怒之下赶出了家门,不想何春山却跑到了印度,一路骗吃骗喝,也饿不死他。也是合当有事,竟然让他在恒河边上见到了一个公主,他自此神魂颠倒起来,竟然假冒回纥王子,将人家的公主给骗成了妻子,还骗得国王送了他一座城池、无数珍宝,这家伙就在那里过了几年的神仙日子,但谎话终归是谎话,终于有被拆穿的一天。结果自然是国王震怒,下令讨伐。何春山收到风声后就弃城逃跑,但那公主却早就爱上了他,又和他生了儿子,于是也就带着儿子跟他一起逃。一家三口就这么跑回了宁远城——当时还叫讹迹罕的。可他回来之后才,正想带着妻儿去见老父,不想到了门口,遇到的却是一口棺材——他父亲已在他回来前夕病死了,何春山想自己浪荡多年,临了却连父亲的面都见不上,忽然悔悟过来,终日深居简出,很少见人,也变得很少说话了。”

张迈听得啧啧称奇,道:“听起来倒也是个有趣的人。也罢,我先见他一见,看看是否能够称职。”

何秋山道:“我弟弟他现在在城外山里隐居呢。”

张迈道:“国家有事征召,请勿推辞。”

何秋山这才答应了,出去后,郭师庸有些不满,道:“特使,咱们真要用一个骗子去做使者?”

张迈说道:“只要是人才,就不必计较他的过往,再说,这人用不用还得看他究竟有无才能。”说到这里又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因提拔何春山这样的人,虽说是有“不拘一格用人才”的胸襟,却也有缺乏文事人才可用的无奈,唐军高层之中确实也有几个是文武通才,如郭洛、郭师庸、慕容春华等都是既能打仗,又通诗书,可这样的人真是凤毛麟角,至于慕容秋华之辈,虽也读过书却还太嫩了。二郭、李膑等眼下都有重任在身,布哈拉之行难以估算时日,所以也没法让他们抽身前往。

这时张迈又想念起刘岸来了,如果刘岸在的话,这件事情交给他那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当天会见斯提尔之事结束后何秋山就出城去找他弟弟,回到宁远时已是深夜,本想先回家睡一觉,第二天再去见张迈,不料张迈却派了人在何府等着二人,一见面就将他们带到钦差行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