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鹜走出王宅后,觉得身心轻松,连脚步都轻快了许多。
载他来此处的车夫正蹲在车边啃烧饼,见他出来,忙起身叫住他:
“李公子,林主簿交代过要送你回去。请上车吧。”
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李鹜毫不犹豫上了车,坐着来时的马车回到了那间其貌不扬,里面却藏着四百余壮汉的院子。
等在前院的李鹊见他回来,明显松了一口气。
“你嫂子呢?”李鹜没有在院子里见到沈珠曦的身影,不满地皱起眉头。
“嫂子和二哥上街去了。”
“知道去买什么了吗?”
“嫂子说去布庄和成衣铺看看,应该是买衣裳去了吧。”
李鹜调转脚尖,往门外再次走去。
“走,出去找他们。”
“不在家里吃饭?”李鹊跟了上来。
“赚了钱,请你们吃大餐。”李鹜‘摸’出怀里的银票,‘露’了一角出来。
“王姑娘果然讲信用。”李鹊笑道。
两人走上主街后,坐上了一辆叮叮当当摇着响铃路过的牛车。
车上已经坐有几个年龄衣着各不相同的乘客,其中一名‘妇’女抱着嗷嗷待哺的小婴儿不住摇晃,用徐州土话耐心哼着童谣,眼中充满温柔的母爱。
在这次饥荒中,徐州知府开放了好几个粮仓,挽救了不少百姓的‘性’命,和那些饱受创伤,眼中随时闪着贪欲和饥饿的灾民不同,徐州百姓身上有一股‘乱’世难得的平和安稳。
“客官,去哪儿啊?”驾车的老汉问道。
“城里最大的布庄和成衣铺在什么地方?”李鹜问。
老汉爽朗答道:“棉花街——城里卖布料成衣的店铺都在那里。”
“那就去棉花街。”李鹜掏出一小串铜板扔给老汉,说,“不用找了。”
“多谢客官!”老汉欢天喜地地收了。
牛车载着两人叮叮当当地来到人来人往的闹市,李鹜看着街道两旁林立的店铺,说:“彭城县和襄阳县几乎是两个模样。”
“是啊。”李鹊心有同感,视线沿着街边商贩移动。
襄州知府范为贪财如命,想方设法增添税名搜刮钱财,百姓不堪其扰,体现在襄州便是各处市场凋零,除了州治所襄阳外,其他各县的商业发展甚至还赶不上一个小小的鱼头县。
两人怀着审视的心情,观察着沿途所见所闻,还没注意到时间流动,牛车上的乘客就已经换了两拨人。
“吁——”老汉拉着缰绳,让牛车缓缓停了下来,“客官,棉花街到了!”
李鹜和李鹊跳下牛车,老汉又赶着大黄牛慢悠悠地往前走了。
问清楚棉花街上最大的成衣铺在哪儿之后,李鹜带着李鹊出发了。
“大哥怎么不问布庄的位置?”
“布庄选好布再做成衣服,至少也要三五天的时间。你嫂子平日粗枝大叶,但关键时刻不会掉链子。她不知道我们会在这里停留多久,保险起见,肯定会选择成衣。”李鹜笃定道,“咱们把这条街上的成衣铺逛完,铁定能找到你嫂子。”
“大哥真了解嫂子。”李鹊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