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西马场?”
郭默当然清楚,只是没想到现在就开始有了。
一百多年后,朱元章、徐达他们,就是拿掉了蒙元人的“淮西马场”,才算是掘到了他们的第一桶金。
不过,现在的金国女真跟蒙元相比,在养马方面,完全就不是一个档次的。
女真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算是游牧民族,而是渔猎民族。
整个金朝,真正战马的来源,还是当年从契丹人手里获取的。
金国的女真,让契丹人去牧马,让汉人去铸铁,又怎么会在这两块基石般的产业上,有所发展呢?
淮西马场,既然刚建,了不起就几千匹战马的规模。
长远来看,近十年内,涸泽而渔地抢走战马,还不如将这个淮西马场,连锅端了的好。
“哈哈,瞧张老哥说的,抢人马场的事情,郭某怎么干的出来?即便想干,暂时也没那实力啊。”
“咱们还是可以研究一下贩马的事儿,只要马的质量不错,价钱绝对不是问题,多走走你女婿的路子。”
“如果老哥想在南边找点儿生意,这贩马绝对是一个稳赚不赔的大买卖,只要能运进大宋境内就行。”
“张老哥呢,我也建议你在太湖附近安个家,各种贵重的物资,也陆续转移过来,你也能看出来,今后的淮南是不会安生的。”
“安全问题,冠英回头你给张老哥安排几十名护卫,生意要做,个人的安全更重要。”
现在还不是亮肌肉的时候,还是猥琐发育的好。
一顿饭吃的宾主皆欢,张桐在“桃花岛”仅仅待了三天,就回去了。
不用为儿子的成长担心,自己还惦记着贩马的事情,只是郭默亲自写了一封信,让他带给在太湖水寨的陈玄风。
陈玄风自会安排人手,护卫张桐的安全。
生活又恢复了往日的节奏,只是身边多了一个张世杰而已。
不知道是初来乍到,还是本性如此,别看才十一岁多,张世杰却显得格外的稳重,颇有大师兄的风范。
郭默亲自摸底,才确定张世杰的“全真心法”,果然已经接近小成,甚是安慰。
而当年传授给他的“兰花拂穴手”,张世杰也练得纯熟至极。
当年时间有限,张世杰的身体也刚刚恢复,年龄还小,传授给他的功法就这两样,反而让他练得有模有样的。
现在带在身边了,自然也安排他跟南天一样地“魔鬼训练”。
一开始,张世杰不是很习惯,顶着“大师兄”的头衔,咬着牙强忍着,渐渐地也习惯了这个节奏,反而也激起了南天的好胜心。
作为自己的亲传弟子,郭默也将自己的“朝阳落日掌”,完整地传授给了两人。
而黄蓉,就负责教导和监督二人的读书。
说到读书,两年多没见,没想到张世杰的进境相当明显。
原来,张桐在儿子八岁生日之后,就不惜重金,请了一位当地知名的老先生,来给儿子开蒙。
这几年,字认识了很多,常规的启蒙读物已经学完,并也通读了春秋。
张世杰却不是很喜欢这些“正统”的书籍,而更偏爱兵书战策,可惜这样的书很难找。
到了郭默这里,“东邪”的各种藏书多丰富啊,而且自己宫里那位老爷子,也送来了不少宫中的秘藏。
这下子,张世杰就像海绵遇水一样,贪婪地吸收着。
正好,郭默最近也带着陆冠英在学习兵策,师徒四人就凑在了一起。
上午在书房里“奋战”,下午一起去练习骑射功夫,晚上又是二小练掌法和内功的时间。
“东邪”黄药师,兴致来了,就充当教席,来给四人上上兵法课,并答疑解惑。
在充实的学习中,十月就过去了。
这一日,郭默四人正在演武场进行马战。
郭默练的自然是“盘龙棍法”,而陆冠英已经将“杨家枪法”,传授给了张世杰和武南天。
郭默跟陆冠英对战,而张世杰和武南天,只能是练练骑术,然后在地上练“杨家枪”。
之前,陆冠英拿着郭默的一封信,到了“临安”城外牛家村,找到了杨铁心。
说明来意后,便递上了郭默的书信。
杨铁心二话没说,既然这孩子想“武举”报国,又是默儿的子侄,传授“杨家枪”自然不在话下。
酒馆已经开了起来,取名“郭杨酒肆”,只是刚刚开业,客人还不是很多,生意只能算是勉强。
陆冠英就在牛家村住了下来,整整学了十天。
基本招式和使用技巧都学会了,欠缺的只是多加练习和实战。
陆冠英千恩万谢,这辈分在这儿摆着,也不能拜师啊,只好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
临走时,杨铁心还准备了一份“杨家枪”的枪谱,让他带给郭默。
“姑爷、姑爷——”
听香风风火火地,从远处跑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