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岳自从在青山镇接触黥人,此后便一直同这伙人有一定的交集。
他虽是个清官干吏,却并不迂腐,知朝政如此,他在其位谋其政,只想着将德化县治理的海晏河清。
这几年的时光里,他同宁波商贾多次合作,越接触他就越觉得,黥人比起大明同僚更为靠谱。
只要能够有利可图,黥人并不会冷酷无情,甚至接触多了,董岳还发现黥人,是真正的与人为善,而且诚信方面,足以让明人汗颜。
他们虽满口言利,可黥人这个真小人,比那些假模假式的君子强多了。
打起交道来也是直来直去,契约一成便相当于谈成,从无中途反悔的情况。
办起事来更是雷厉风行,从来都是说做就做、要干就干,绝不拖泥带水,也没有这么多弯弯绕绕,更不会有什么人会跳出来掣肘。
董岳最初是惊诧,到后头来便有些痴狂,他习惯于找黥人合作,觉得许多事情,只要对双方都有好处,那么找黥人比找同僚来的实在。
在黥人的帮助下,德化县也难得的有了些变化,不说大治,最起码挨饿的百姓少了。
游荡的流民,也有了个稳定的去处,比起几年前,这已经算是难得的安稳日子。
董岳还敢为天下先,在德化县弄出个纺纱作坊,给节妇楼里的节妇们、以及孤寡的妇人,弄了个新的营生。
就办了这些小事,就已经让董岳,成为德化百姓交口称赞的好官。
他也通过这几年的磨砺,深知百姓到底想要的是什么,从最初有些清高,到如今,董岳已经只认一个道理。
那就是是否“于国于民有利”,只要是有益的事情,别说商事和黥人,就算是同阎王爷做交易,他也愿意。
所以在听到王阳明的致良知,以及“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说法时,董岳如逢知己!
他觉得用阳明心学来评定的话,他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就是经世致用,他也算是践行了圣人之道。
“阳明先生请!”
一堂课讲完,董岳恭敬的邀请王阳明寒舍赴宴。
真的是寒舍,董岳虽住在县衙,可各种装饰皆无,院子内也没什么花花草草,全是开地种的菜。
王阳明却很舒心,觉得这才是真正的陋室铭,刘禹锡身处陋室,修身养性出无为干净,董岳身居陋室,没有修身养性,却躬行实践,造福了这一方百姓。
“董朋友品格贵重,请受守仁一拜!”王阳明进屋前,整理衣襟就是一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