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争吵

傍晚,说好过来的朱元璋并没有过来,只派了一个太监过来说是奏章没有批阅完。

阅卷的几人也没有在意,虽说是君无戏言,但真正做到君无戏言的又有几个?这几位尚书以及翰林院学士们都习惯了。

当外面最后一丝光芒被黑暗吞噬,整个大地陷入无尽的黑暗时,阅卷的几位官员终于搁下笔长舒了一口气。

近六十余份试卷终于看完了。

刘三吾揉了揉有些疲惫的眼睛对着一旁负责整理试卷的官吏说道:“选出其中十份最好的试卷留着,其他的先填榜吧!”

按照殿试的惯例一甲即第一、二、三名即为状元、榜眼、探花需要皇帝御批钦定,而其他的则按顺序往后排。

而选出十本最好的试卷,就是想让皇帝从这十个人里面挑选出一甲。

一甲三人称“进士及第”,又称“三鼎甲”。二甲若干人,占录取者的三分之一,称“进士出身”,二甲的第一名称传胪。三甲若干人,占录取者的三分之二。

很快十本试卷被帮忙的挑选出来,小吏们选出的这十本试卷主战和主休养生息的“恰好”对半,但是质量却参差不齐,主休养生息的最差的也就两三个“△”,而主战的却有数个“\”看起来格外的扎眼。

“慢着,孤以为朱阳的这篇文章,不管从内容还是文采上都是状元的有力人选,为何不选他?”朱标拿着朱阳的文章问道。

“他?”刘三吾轻蔑地笑了笑,“殿下有所不知的,此子文章固然不错,但是他竟然在文章中妄言开海禁之事,要知道海禁这可是陛下三申五令的国策,此子竟然不知,吾等身为大明臣子,怎能让此等不懂朝政的人入列朝堂,这不是让百姓笑话么?”

“是么?那孤倒问问刘学士,我朝开科举的意义是什么?还有我朝哪条法律规定,不懂朝廷政策就不能当状元了?”朱标说道。

“我朝是没有哪条法律规定不懂国策就不能当状元,但是我朝开科举就是为了选取天下最优秀的人才,一个都不看官府邸报的人,还好意思妄称自己是最优秀的人?”户部尚书赵勉站出来,对着太子说道。

赵勉对朱阳的文章也是记忆犹新,此人不但写了开海禁,还写了大力发展商业,用高昂的商税来补贴农业。

商税怎么能提高?赵勉作为户部尚书,家中的奴仆们一直与商人交往甚深,每年孝敬足以抵得上他做三十年户部尚书的年俸了。

最近好多商人在跟他吐槽商税过高,所以希望商税再降一点。

作为一个忧国忧民的好户部尚书,面对众多商人的请求,自然不能就此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