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李渔入广陵

李渔面色一僵,若无其事地继续说道:

“崔大,你来看这大腿内侧,这种厚厚的老茧,若不是常年骑马,根本不会留下这样厚的茧子。”

崔凌弯下腰仔细看了看,然后转头道“这茧子不能也说明什么啊,北庭本就是上好的牧马地,小鱼儿你去那随便找个牧民,腿上的茧子可能比他还厚。”

李渔摇了摇头,指着“陈公公”继续说:

“你看他的小腿,脚筋比常人要长的多,脚踝处处也有一层厚厚的茧子,还有虎口处,这些地方,都可以是说明他身份的线索。

虎口处的老茧而说明他是个善于用刀的人,而且还必须是长刀,短刀不会有这样的重量,也就不会有这样的茧子。而大渝对兵器的管制向来严格,所以此人必然不能是普通牧民,要么是兵,要么就是匪。

再看他的脚筋,格外长的脚筋,可以看出他的轻功很好,脚踝的老茧同样说明此人腿法了得,这样的人我不信是无名之辈。”

话音刚落,北坤子就插嘴说:“这人的腿功,大概已经有贫道四十岁时的功力。”

李渔听后大吃一惊,问道:“师叔,你是说此人已有不惑境的武力”

北坤子除了是李渔的师叔之外,还是大渝第一高手,更是自创了一套武力评判等级。

先圣仲尼有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

这句话被半个文盲的北坤子借用,将武学境界被划为“志学”,“而立”,“不惑”,“知命”,“耳顺”以及至今无人达到的“随心”六个境界。

标准也很简单,就是你达到北坤子十五岁的功力,就是志学境,以此类推,直到耳顺境。

因为这套境界划分过于狂妄,北坤子刚提出的时候,天下有名的高手都要打上三阳观,教训一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狂道人。

结果嘛,就是广陵城里卖伤药的发了财,这些的天下高手唯一能做的就是以辱先圣仲尼做理由,拒绝使用这套武学划分。

本以为除了北坤子带着三阳观集体自嗨之外没人使用,没想到朝堂为了拉拢这位天下第一,也在朝中推行,嗯,北坤子果然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