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页

刑事技术档案 余姗姗 986 字 10个月前

陆俨说:“别想了,先吃饭。”

薛芃抬眼,忽然说:“如果只是站在一个痕检的角度上,常叔叔这个案子,从取证到检验,再以物证逻辑还原案发经过,我能做的工作都做了。现在就算可以推理出那个关上监控,给冯齐正注射三|唑|仑的人,是上了霍廷耀的车,也需要你们刑侦找到搜证理由,我们才能配合。到那时候,可能已经找不到痕迹了。”

无论是什么样的案件,刑技都是辅助刑侦的,任何物证的筛查和检验,都要建立在侦查、推理的基础上,不可能凭空而来,必然是和案件关系紧密的才能拎出来作为证据。

正如薛芃所说,到这一步,她作为刑技的一员,已经发挥了自己最大的价值,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她才会觉得无力。

等薛芃话落,又安静了片刻,陆俨将外卖逐一拿出来,打开,随即问:“你是不是又想到了我之前说的逻辑圈内玩游戏的话?”

“嗯。”薛芃点头,接过筷子,“我记得上大学的时候,你就跟我说,技术再发达,也是为人服务的,不能过分依赖,那只会被它牵着鼻子走。如果因为技术的进步,连学习最原始的破案技巧都耽误了,那反而会局限技术的使用。就算再先进的技术摆在面前,都没用。就在去年,你问我,证据虽然不会撒谎,但是人会,如果一个人在‘证据’拼凑出来的故事里圆谎,只要不跳出这个逻辑圈,稍作修饰,那么又该如何戳破。”

陆俨点头,心里也明白,薛芃会有这番感触是因为常叔叔的案子。

单纯以杀害冯齐正这件事来说,常叔叔是凶手,毫无疑问,而这里面最大的难点,就是“从犯”这一环节的调查。

无论是物证逻辑,还是侦查推理,他们都知道霍骁就是那个从犯,可是证据呢,可以指向他的人证和物证都“消失”了。

陆俨夹了蔬菜和肉到薛芃碗里。

薛芃吃了两口,说:“我以前受到我姐的案子的刺激,还被一些影视剧影响,总觉得只要我努力读书,学好专业,无论多么棘手的案发现场,我都有信息找出蛛丝马迹,指向真凶。后来接触的大部分案件,也都可以通过现场调查,法医检验,物证技术找出凶手。但我知道,这些案件的凶手本来就是普通人,他们不是高智商犯罪,没有反侦查能力,也不知道如何掩盖痕迹,更没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和知识理论做支撑。”

“只是这一年来,我越发觉得自己当初的想法天真了。一旦当事情不只是局限在某一个独立案件里,当它变成一个复杂多变的,需要人力发挥更重要作用的局,技术能做的事就很有限了。”

就好比说薛益东的车祸案,无论二十年后技术多么发达,那车祸现场的痕迹也都消失的无影无踪。

而且因为二十年前技术和取证经验有限,那里有没有监控录像,调查过程还被人动了手脚,那么只凭现在的刑事技术,又如何能翻案?

到最后,还是要依靠刑侦的手段。

刑侦和刑技,从来不是单打独斗的个体,一主一次,需要密切配合。

而薛芃作为痕检,甚至没有侦查权。

就算她当年设想着,将来学好专业,再去复查薛奕的案子,到如今看来,都是几乎不可能的事。

没有关键性决定证据,制度上就不可能翻案的。

就好像陈末生的案子,他申诉了将近十年,而最终为他洗清嫌疑,也不是因为发现真凶,而是因为当年查案的过程有漏洞,判的草率。

陆俨一边给薛芃夹菜,一边说:“其实我当初跟你说逻辑圈内玩游戏的那番话,也不够严谨。”

薛芃看向他,带着疑问。

陆俨继续道:“你看,假设有一个人,他很聪明,心理素质很高,有犯罪天分,后天也有知识累积,还有反侦查的能力,那么这个人犯罪,就一定能在逻辑圈内圆好这个谎么?”

薛芃摇头:“未必,还是有可能百密一疏的,这种事都有概率。”

陆俨扯了下唇角,说:“无论是我们刑侦,还是你们刑技,无论是侦查推理,还是物证检验,最终目的都是要找到这一疏。霍廷耀的疏漏,现在已经出现了,哪怕过了二十年,它仍没有消失。至于霍骁的,我相信也一定会找到。”

也不知道为什么,陆俨这几句安慰,乍一看并没什么特别,可是听在薛芃耳里,却意外的起了作用。

薛芃终于露出笑容:“奇怪,我听到你这样说,竟然又有信心了。这到底是因为你说的太正确呢,还是因为你太了解我,所以知道怎么说我最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