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尚书台吏部曹的属官在雒阳各处城门张贴了大汉第一次科举考试的规则及相关事宜。
徐庶一身布衣,混迹在人群中。他的个子很高,视力也不错,将一条条规则牢记于心。
“来到司隶是正确的选择。”
徐庶看完科举心中暗喜。
科举规则保罗万象,除了考试时间、地点等基本信息,还特别提示这次的考试不需要考生自备笔墨。规则说明中的糊名判卷和公示的判卷人选也凸显出公平公正的态度,披露的考试范围虽然很广,但徐庶求学多年,都有所涉猎,这更让他对三日后的考试感到自信。
“孝直,考试题目有三成的术数题,你我终于就要发迹了。”
一声惊呼将徐庶拉回到现实之中。他眉目一翘,除了他们鹿门山也有精于术数一道的士族啊。
不过徐庶却并未将刚刚那声呼喊放在心中。在他心目中荆州鹿门山是士人游学的圣地,各种学问交汇在鹿门山,他在那里虽然出类,也算是一个饱学之士,却远远不是那两个人的对手。
“天下虽大,但能超越卧龙凤雏者可能还没生出来吧?既如此,就让我徐元直来拿这大汉第一次科举的状元吧。”
徐庶信心满满,他人也不遑多让。
法正拉着孟达离开人群。
“子度,和你说过多少次了,在没有正式达到目标前要低调。”
孟达不满道:“都到了司隶了还低调什么?这里距离扶风多近,我刚刚还看见几个熟人。你以前可是很狂气的,这还是我认识的法孝直吗?”
法正叹气道:“这叫藏拙,也是战术。我们孤注一掷来到司隶,在没有达到目标之前都要小心行事。避免发生意外。”
孟达道:“还能有什么意外?我就不信了,难道这天下间还能有比你更厉害的士人?”
法正不禁摇头:“子度啊子度,我谢谢你的信任。但我更怕终有一日,你会死在自己这种异常的自信下啊。”
————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考试也一天天临近。
在王垕、国渊两位主考官的主持下,位于雒阳南郊太学旧址的会试场地整理完毕,尚书台调派的官监考员也全部到位,各路士子也都住进雒阳城周边临时开放的驿站之中。朝廷征招了大量民夫服务这些考生,还增派了禁军巡逻。
汉末文人的武力值太高了,考生数量一多难免各个学派的都有,不同学派之间关于经史子集的理解又都有所不同。经常能看到不同学派的考生站在路边大声的辩论。当用语言无法说服对方的时候,使用物理手段就成了这些考生最优先的解决方法。
年轻人嘛,打打架就当健身了,但还有一件事王垕没有想到,报考的人数太多了,他前期就印刷好七千五百张试卷居然会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