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排好成都以及科考的相关事宜后,黎汉明便启程回了遵义,需要他忙碌的事情还不少,而距离开科取士的时间尚还有一个多月。
在资阳,碰到了正往成都赶去的刘阿蛮:“大帅,紧急情报。”
“何事?”黎汉明见状不由得眉头一皱,连忙问道。
刘阿蛮一边递上情报一边回道:“贵阳的独立二师师长余茂林发来急信,王阿从想和大帅您见一面,有要事相商。”
黎汉明点了点头,有些疑惑的问道:“可知是什么事吗?”
“具体的不知道。”刘阿蛮摇了摇头回道:“不过据属下所知,如今广西的清军已经推进到了泗城府一线,南笼义军那边除了泗城府的西部地区外,占领的其他广西各地皆已丢失了,原本在广西大军也退守到了南笼。”
“好,我知道了。”黎汉明闻言先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后随即问道:“还有什么消息?”
“京城那边传来消息,乾隆老皇帝病重,估计没多少日子好活了。”刘阿蛮闻言连忙拱手道:“另外,结合京城来的消息以及各地清军的动向来看,在湖南重兵堵截我们的猜测已成现实,此外,蒙古八旗有三万余骑兵正在南下。”
“乾隆病重?不会是是被气的吧?”至于后面的消息,早已在黎汉明的预料之中。
听到黎汉明的疑惑,刘阿蛮顿时笑了笑道:“大帅圣明,据报,关于西南的局势清廷上下都瞒着乾隆老皇帝,但是年终赐宴的时候还是被乾隆老皇帝发现了端倪,西南三省丢失的消息,顿时把他气得够呛,怒急攻心之下,直接吐血昏迷了。”
“这只怕也是嘉庆有意为之。”黎汉明知道,要是有心要瞒,赐宴时就不会出现纰漏。
黎汉明估计,只怕是嘉庆想要掌权了。
嘉庆皇帝世人皆称之为平庸,这是无可奈何的事。从个人角度来看,作为自称“十全老人”的父皇的儿子,他确实平庸,但乾隆皇帝挑选继承人的准则就是要符合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庸“二字。
乾隆皇帝自从前面几个嫡出的儿子早亡,只能从庶出的儿子中选择。但是相比永琏永琮,这几位都缺点多多,只有颙琰相对缺点较少,所以立他为储。
颙琰面相忠厚,面目清秀,五官端正;才学优秀,熟读经史;人品仁厚,在朝野之中口碑较好,尤其和汉族文臣朱珪、董诰、刘墉、王杰等关系融洽。
众所周知,嘉庆皇帝痛恨贪腐,但太上皇在位一天,他就忍了一天,隐忍功力深厚,如今时机正好,只要稍加利用,便能终于等到出头之日,大功告成。
权力不只毁灭亲情,也极大地改变、扭曲着人性。
清廷的权力变动虽然对黎汉明有些影响,但到了如今这般地步,影响也不会太大了。
嘉庆的资质为王、为臣尚可,为天下之主则才略不及,或许在和平时期他还能勉为其难,做一个不算优秀的守成之君。
可是自乾隆晚期开始,到如今的满清已是江河日下,单是南方各省的白莲教起义已经让这个帝国焦头烂额,但最严重的问题还在内部,统治阶级过分聚敛财富而激化的社会矛盾已经十分突出。
实际上,嘉庆的努力已经成为一种惯性,一种建立在“精神疲惫”上的勤奋,他不会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越努力,国家形势越糟糕,而形势越糟糕,他就必须更努力,由此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从乾隆晚期懒政,导致腐败的癌细胞侵入国家的机体,加上嘉庆在治国过程中病急乱投医,标本兼不治。
从外人看来,嘉庆仍励精图治,每天早起晚睡,忙于政事,一刻不得闲。
然而,起身嘉庆的思维已经僵化了,他再也不会动脑思考,照搬《实录》中的治国方针,“体皇考之心为心,本皇考之治为治。”只要老祖宗们提出的方案,嘉庆都原封不动如法炮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