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快马加鞭的往回赶的同时,蒙古的大草原上也有数万人马在一路飞驰,在多尔衮的带领下,目标直指密云。
而与此同时,我们的崇祯皇帝还在为批改各地呈上来的奏折而忙碌,维持着大明这艘摇摇欲沉的大船能再多漂两年。
但是清军的第四次入关就要来了。
多尔衮这次率队行进的方向可是经过皇太极深思熟虑的。
一般来说,清军入侵主要有两条常规路线。
一是从锦州也就是山海关方向,那里里他们最近,集结军队也最为方便,但是经过孙承宗,袁崇焕等人的多年经营,砸进了无数的银两之后,关宁防线现在已经算的上是一块儿硬骨头,没以前那么好啃了。
二是从大同及其以南方向,那里的军队实力相对薄弱,但是路程较为遥远,且有被明军切断后路的风险。
客观的讲,皇太极的军事能力还是相当可以的,所以这次他费尽心思地绕了那么大一圈跑到密云而不是直接南下肯定是有他的道理。
密云这个地方虽然离北京城很近,按照现在开车的时间来算也就是两小时左右,虽然很近但是守军并不多。
这听起来很矛盾,但是实际上原因很简答么。
因为几乎没人会认为清军会从这里进攻,这里山多,且险,要从这里过,是要爬很多很多山的,完全不适合大规模行军,对于以来骑兵著称的清军来说堪称天然的“马奇诺防线”。
但是对于想要取得胜利的人而言,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皇太极便是这样一个人。
对于他而言,不就是山嘛,有什么好怕的,爬它不就完事儿了。
两年他能花费三个月的时间连克十二城打到北京城下,这次又为什么不能翻过这些高山。
很明显,他是这样想的,也是准备这样干的。
其实讲道理,本来这次入侵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本身在杨嗣昌的策略下,民变基本平息,该走的走,该杀的杀,能招安的也都招安了,大明的内部环境算是得到了久违的安定。
按道理来说现在大明只需要专心对付满清的外部威胁就可以了,希望就在眼前,崇祯的中兴大梦似乎也就在眼前。
最初崇祯在杨嗣昌的建议下企图与满清和谈,暂时将外部的矛盾搁置,等到收拾完李自成他们再去收拾皇太极。
这是很正常的安排,皇太极也很配合的答应了和谈,但之后杨嗣昌也确实剿灭了农民军,看起来只要接下来就是要修养生息,积蓄力量最后给满清以雷霆一击,大明将至少再有二百年天下。
但是问题就出在这,打算中的和谈因为朝中大臣的竭力反对而作罢,甚至将杨嗣昌骂成了卖国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