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阳坚决要求唐村要有兵营,而不是各个兵勇每天晚上回家睡觉,大清早在从家中赶来操练。
兵营建在大水塘之后,目前只是个雏形,盖了两排砖房。一排是众兵勇的宿舍,里面是大通炕,每一什一间,共十间,目前还空余几间未住人。
对面一排是库房以及伙房,房间不算多,暂时够用。
兵营没有院墙,也没有围栏。潘阳准备日后再把这些东西置办齐整。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训练,大略望去,士气应该不存在任何问题。但是潘阳心里清楚,没有经过生死与共的战斗,有性命交关的拼杀,仅靠无关痛痒的的感情维系,就要求士兵豁出性命与敌人厮杀,要求显然不切实际。
潘阳知道一个很有名的故事,前世,正义军与反动派的军队,同时在乡间招兵,也都打出了保卫乡梓的宣传口号,但最后的结局是截然不同。
正义军每招一个兵,便从被打倒没收的土豪家田地里,分给士兵家中三亩地。反动派的军队,每招一个兵,给十块大洋。
在此之后,正义军的士兵每逢打仗舍身忘死,反动派的军队听见枪响便逃跑。很显然正义军战士是为了保卫民众的土地而战。反动派军队发给的十块大洋,用完了就没了,不可能有人愿意拼命。
眼下唐村招的兵勇,不要说如正义军般打土豪分田地,连反动派每人给的十块大洋也做不到。
潘阳总不能带领唐村的穷苦百姓们,起来打土豪分田地,把唐豕家的土地都分给兵勇的家庭们,这明显不是唐村召集兵勇的目的,且与这个时代的主流价值观,亦是格格不入。
目前兵勇们得到的仅仅是一天三顿饱饭而已,就这还是潘阳改变了这个时代的生活习惯,都是因为训练艰苦唤来的福利。一旦匪患消除,是否还有这样的福利真不好说。
临阵接敌,全靠亲情维系的士气在生死面前,究竟能够维持多久,潘阳没有把握,只能在平日的训练中,不断的灌输乡梓亲情和军人的责任感、以及军人的荣誉感,希望这能成为一种信仰。
只有一只有信仰的军队,才是有灵魂的,才是打不垮的,也是无坚不摧的,这在后世是有明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