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良寺里无贤良!”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句话便开始在京城里传道着,原因到也简单贤良寺因临近皇宫,多年来一直为地方疆吏进京述职下榻之处,这贤良寺中古柏参天,老槐荫地,房舍宽敞,十分幽静。寺中有画工精致生动的壁画,不过对于过往于此的地方疆吏来说,却大都无心于寺内风景。
按道理来说地方疆吏进京述职的原则就是“多带人、多带银”,前者是用来出主意的,至于后者则是用来交好京官的,多年来纵是最跋扈的疆吏来京,亦不敢有违此理。不过,这一次,当贤良寺中那座常年为“北洋大臣”所用的西跨院迎来了那位北洋大臣时,贤良寺内的一些和尚便发现这位李大人与平素不甚一样——随员甚少,不过三十余人,除去护军和轿夫外,随行却没有幕僚一员,唯有刚从日本回国的李经方随同其一起来了这贤良寺。
在西跨院的厅堂之内,因为天上下着大雨的关系,使得这个夏天瞧起来似有些隐凉,一位老者却穿着一身单衣,站于厅堂门边,目光深的看着门外的大雨,他手中端着的茶杯中清茶烟气升腾变幻。
窗外传来地是雨水打着屋檐的声音,声声入耳,却又声声凌乱。
这位老人便是那位权倾天下的重臣,有着东方俾斯麦之称,身兼无数要职的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在朝廷的第四份诏令下到天津后,他乘着官船轻车简从的来到了京城,一如过去般住进了贤良寺。
“贤良寺中无贤良”,这句话说的就是他李鸿章,实际上,这于京城中盛行的话,说的却是那些入住于此的地方疆吏,实际上也只有汉臣赴京才会住进贤良寺,至于满臣,他们大都于内城有自己的宅子,纵是身为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亦于内城没有自己的宅子,这地方住的都是旗人,自然没有他这个汉臣的落脚之处。
贤良寺里无贤良,到底是这寺中无贤,还是国不容贤,这怕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方才得知,在过的十八天中,他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北洋陆水师,于辽南遭受重创,水师重地旅顺口为敌逆所占,只有一点残兵败将撤出辽南,至于水师还在已经驶往上海、新加坡保养,而这朝廷还指往着他去救。
几十年宦海沉浮,一生功业,仿佛只是一场春梦一般。是时候应醒了,在心里这般寻思着的时候。李鸿章耳边响起了儿子的声音:
“爹,这太后什么时候召见?”
李鸿章仿佛被从梦中惊醒一般,愕然转头,瞧着儿子,好一会才展颜一笑。
“按规矩,我今天递折子,明个太后或者皇上就该召见了……”
规矩,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按照规矩来。
“爹,这今个不定多少人在等着爹派人送银子!”
李经方在说话的时候,那唇角一扬,脸上带着一丝嘲讽之状,过去父亲每次进京,送出的银子少则亦有数万两,纵是父亲每每一提往京中述职,便是一阵头痛,那一年送出的银子,纵是少则不下十数万两,多则近百万两,若是用来办事,能办多少事?可这些年上千万两银子打点出去,又换来了什么?
“从今以后,咱们再也不送了!”
道出这句话的时候,李鸿章的脸上的胡须微微一跳,在这句话道出来之后,他又看着儿子吩咐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