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页

“那可是件大好事啊,我家的二丫头念过中学堂,手可巧着哩。”

“那可是真厉害,我二舅家的大小子就念不得书,但是他匠工手艺不错,到时候可得带过来试试。”

“冉七郎真是厉害呀。”

一个匠人看着手中的图纸说道。

“这么复杂的机关,又是造热炉又是密封加压罐的,还有这许多闸口、风道,这得是个怎样的脑袋才能想得出来?!”

“哈哈哈,那肯定不是咱这种脑子!”

他的同伴笑嘻嘻地拍了他肩膀一下。

“人家那可是墨宗大学院的头名,天上下来的文曲星,凡人哪可能明白他造的机关,让咱们干啥就干啥得了!”

“等咱们这个工坊造完,我就传信给家里的小子,让他过来阳坡试工。我家的娃子比我脑袋灵巧,让他也沾沾七郎的文气,说不定将来也能给我考进个学院念念!”

他这样说,其他匠人都跟着点头,心中也是一样的想法。

大雍立朝便开纸印书,三百年下来,求学晋身已经成为全民信条。谁家要是出了个进墨宗大学堂的娃,七大姑八大姨都能在村里扬眉吐气,更别说是头名榜首,那绝对是本地第一名人的存在。

天下盼子女成龙成凤的家长都是一样的,匠人们干起活来越发尽心竭力,工程进度也是进展的飞快。

冉昱得了钱郡守的注资,便决定把煤气化炉再造得更大一些。钱郡守应诺给了三个候选地,最后冉昱还是选了自家在阳坡的织坊旧址。倒不是为了省钱,而是阳坡织坊刚好位于下风向,附近没有住户,煤气化产生的烟气不会熏到人。

很快,炉场的土建完工,将管道用胶圈和封胶密和完毕,接下来便是安装炉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