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9章 外交胜利

王宠惠和九国公使一场大吵,双方不欢而散。

很快,中国政府的强硬态度,就通过各国公使传回欧洲,这其中,像荷兰、卢森堡等几个小国都是打酱油的,法国和美国态度相对平和,都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嘴脸,只有英国和意大利的反应最为激烈。

比较有意思的是,英国和意大利不是一伙的。

尽管德意日三国仍还没有签订军事同盟条约,但是谁都能看出来,德意日轴心军事同盟的形成已是板上钉钉,很难逆转,眼下德意日三国之所以还没有签约,不过是因为其中的条款有分歧,都想争取更多的权益,更少担负责任。

而英国,则跟苏联一样,是这个即将成型的军事同盟的主要敌人!英国希望这个即将成型的军事同盟能将矛头对准苏联,推行绥靖政策,对于德国的许多过分的行为一忍再忍,甚至不惜签订慕尼黑协定出卖捷克。

所以从根本上,西方九国就不可能统一行动。

看到吓唬没用,几个小国便立刻决定放弃了。

美国和法国也开始置身事外,事实上,美国和法国对中国是充满了同情的,对孤军营的遭遇也是深表同情,因为这根本就是英国人背信弃义在先所惹出来的,要不是当初英国人背信弃义羁押孤军营,又怎么会有今天的事?

所以,真正下不来台的只有意大利还有英国。

英国尤其尴尬,不管怎么样,英国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工业制造实力虽然已经超过英国,但是说到综合国力尤其是军事实力,却要比英国差得远了,德国和苏联的工业实力也很强,但是国际影响力远不如英国。

所以,对于中国政府的强硬,英国是尴尬的。

根据以往经验,英国人原以为只要吓唬一下,中国就一定会认怂,可是谁又能想到,这次中国人居然就跟打了鸡血似的,根本没有认怂,反而呲出两排獠牙,摆出了要跟英国人较量一番的架势,这个就很尴尬了。

中国人的回复传到伦敦,张伯伦立刻召开内阁会议。

张伯伦并不是好战分子,所以对于德国的咄咄逼人,他一忍再忍,但是这绝不意味着张伯伦就是好好先生,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德国人的工业实力及军队太强大,张伯伦是绝对不会这么好说话的。

而中国,在张伯伦眼里,一贯是软弱可欺的。

两次鸦片战争,将中国人面对西方人时的自信打得荡然无存,却也将英国人面对中国人时的自信高高托起,事实上,张伯伦从来就没有拿正眼瞧过中国,中国在他的眼里,就是个英国的商品倾销地,一个任由欺负的弱小的国家。

所以,张伯伦在接到驻渝公使的回复之后,还是想要开战的。

不过,打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军队从哪里调拨?

英军除了本土陆军以外,还有印度、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仆从军,眼下欧洲的局势剑拔弩张,从本土调兵显然是不行的,而且从本土调兵去中国距离太远了,在路上就要消耗好几个月,等到中国时黄花菜都凉了。

最可行的还是从香港或者新加坡调兵过去。

不过香港原本就只有一万驻军,用来防备广东日军都显得不足,这么一来,就只能从新加坡调兵,新加坡的驻军倒是足够,足有五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