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不管是士人的后代、豪强的后代还是黎庶的后代,都将在科举的大团体之中。
这种官员身份的差别认知也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失,留存到最后的,就是科举官僚群体。
正是认清楚了这一点,所以司马懿和司马孚之后的司马家族子弟,也没有继续走察举的路子了,而是纷纷入学,走科举考试的路子,试图成为新时代的一员。
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接受的教育跟不上时代了,还是运气不好,早年科举考试内容偏向于士人的时候,司马防觉得这一切还有待商榷,让他们观望,没有参加科举考试。
后来科举考试的内容越来越偏向于数学之类过去不被重视的学科,而原先被大家研究出花儿的五经十四家法的占比日渐缩小,士族子弟的优势越来越小。
司马氏一看不行,立刻让子弟去参加科举考试,但是第一次考试,司马懿的几个弟弟全部落榜。
本来打算当做试水,不行的话就明年再战,结果到了【明年】的时候,司马防去世了,他们兄弟几个要守孝,不方便参加科举考试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上天在和司马氏作对,这些年除了司马孚被成功运作为两千石郡守之外,司马氏再也没有任何政治上的突破。
司马懿本人也没有政治上的突破。
所以他的焦虑是多个层面的,不管是年龄,还是政治大趋势,亦或是他和诸葛亮之间的竞争关系。
他不知道诸葛亮有没有把他当做政治上的竞争对手,但是他的确是把诸葛亮当成政治上的竞争对手了。
这个时候,司马懿就不知道诸葛亮是怎么做的。
经济萧条的大背景下,北庭都护府的商业发展那么好,本身应该也有很大的危机潜伏。
他用警队强制摆平了这件事情,接下来的路就好走了,那么诸葛亮会怎么做呢?
他也会动用警队这个处理问题的终极暴力手段吗?
之后,他积极打听北庭都护府方面是怎么做这件事情的,没费多少功夫就得知了诸葛亮的做法。
诸葛亮没有动用警队,没有使用强制力对付不听话的人? 当然,北庭都护府确实也有不听话的人,但是诸葛亮没有强制他们关店。
诸葛亮的做法是召开一场商业联合会议? 首先在它乾城举办? 把它乾城符合朝廷关闭标准的商铺的主人全部都喊到一起? 开了一个会。
诸葛亮和司马懿不一样。
司马懿比较在意做官的威严,他认为距离民众远一点,比较容易带来威严? 带来神秘感? 让民众不了解他,不知道他,对他怀有天然的畏惧? 那么他办事就会轻松一些? 因为人们都畏惧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