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鹏所担心的这种情况并非没有可能。
在参谋台的推演之中,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参谋台里的一个参谋小组成功推演了一种可能,就是鲜卑人不顾一切的放弃祖地北逃,选择更安全的地方求生,学习当年的北匈奴远遁的可能。
提出这种可能的参谋名为庞统,是郭鹏当年亲自送到参谋台的。
他在参谋台历任个基础职位,又到荆州扬州和平州三地军中实地考察积累经验,年初被调回参谋台,担任一个作战小组的参谋组长。
此番作战,在各种战斗可能被全面提出之后,庞统提出了这样一种鲜卑人避而不战的可能,促使郭某人认真思考。
这样一来,郭鹏的战略目标当然是达成了。
但是斩获全无,战利品全无,拼尽全身力气挥出的一拳打在了空气上,会气吐血的。
那这场战争的支出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收回了。
那种感觉就真的很蛋疼。
对此,郭鹏也没什么太好的应对方案,只能按照庞统所说的,尽量延迟鲜卑人得知这个消息的时间,不给他们太多的考虑时间,不给他们充分的准备机会,打乱他们的部署。
然后军队前进的速度要快,不能刻意放缓。
郭鹏表示认同,此番出战还把庞统带着,让他在随军的参谋团队里发光发热。
另外,郭鹏让索敌骑兵尽量接近狼居胥山的方位,去尽量探索鲜卑人的动向。
要是真的那帮家伙北逃,这仗还打什么?
素利,扶罗韩,你们可千万别脚底抹油跑掉啊。
这一仗要是不明不白的打赢了,那该多尴尬啊。
行军途中,坐在战车内处理政务的时候,郭鹏也在不断地祈祷,不断地许愿,但愿素利和扶罗韩别学北匈奴,一定要留下来死战到底。
他这边除了管理行军军务之外,也要处理不少政务。
要说军务,那最麻烦的自然是军队的后勤补给。
整个河北的确都被动员起来了,大约动员了八十万左右的民夫参与行军,也动员了二十万左右的辅兵。
加在一起,整个维系这场战争的后勤保障人员就有一百万人。
为了确保二十万军队的远距离征伐,魏政府需要动用一百万劳动力进行后勤保障,为此支出的军费和杂费更是一笔天文数字。
也就是郭某人这些年收入颇丰,储备颇丰,关键时刻直接开仓,否则光靠国家财政还真不一定兜的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