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谢时沉默,岑羽的话不无道理,岑固安别看整日笑脸待人,但此子一贯认为“人性本恶”,在他看来,别看如今这群人得了谢时的大恩惠,对谢时千恩万谢,但人心不足蛇吞象,难保这些人将来胃口大了,反过来恶心了谢时。

然而岑羽固然是站在谢时好友的角度,怕谢时养大了这些人的胃口,将来反倒落不了好,不过他所顾虑的这些都未曾将谢时日后的打算考虑进去。

“谁说我培养的这批学生,将来出了小学私塾就无处可去,只能回家种田的?”谢时笑着反问他。

谢时胸有成竹的神态倒是让一贯谋断人心的岑羽迷惑了,“怎么的,你还另有安排?谢探微,你安排得了一时,难道还能安排得了一世?”

谢时笑着摇摇头,“你就没想过,为何我管这私塾起名叫做小学?”小学在古代本指的是一门学问,包含了字形学、音韵学和训诂学,但谢时起名的小学私塾显然不是这个意思。

“你这小学自然指的不是文字学,那么就是识字之学了。”

“然也,非也,除了认字,我还打算让学生们都学些算学的东西。当然这不是重点,我起小学这名,实则是因为后面还跟着一个中学学堂呢。”谢时的想法其实换个现代人来看,都很容易理解,这一套不就是照搬的小学加中学的华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只不过出钱的一方由政府变成了谢时个人。

闻言,岑羽微微皱眉,面上明显不赞同,后似想到了什么,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探微原是有这样打算,既如此,这些人也不是无处可去,书堂中培养出来的门生,将来可成为你的左臂右膀,协助你左右,而他们受你恩情,必定对你忠心耿耿,也不枉你精心栽培一场。”

谢时扶额,这些搞权谋政治的,怎么讨论一个办中学的事情都能扯到培植党羽上去,这话说的,不知道的人以为他要结党营私呢!

两人说话这会,恰好车马辘辘,行到了谢庄。谢时和岑羽跳下车辕,便听到了不远处的养济院传来的朗朗读书声。举目远眺,春播还未开始,田间阡陌,鸡犬相闻,稚童嬉闹,往来种作的农户脸上都挂着安乐的笑容。

岑羽顿时笑道:“你这谢庄,在这乱世之中,仿若世外桃源也。”岑羽上次在此督造水泥,再来到此地,感受跟从前又有不同。

在田庄的边缘,坐落着一座小小的私塾,谢时先带着岑羽去了那,两人注意到,路过那私塾的农人都下意识地放轻了脚步声和降低了大嗓门,仿佛那是什么不可打扰的圣地。

两人站在窗前,往里头瞧去,岑羽惊讶地发现,里头坐着摇头晃脑念三字经的童子中竟然还有女娃,且看起来数量不比男娃少多少,女子同男子一同入学,简直堪称惊世骇俗,但是在这里,无论是夫子还是周围的学之,显然都已经习以为然了!

谢时看着私塾里的小萝卜头们,笑道:“古人曰:‘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此话从某些意义上来理解乃至理名言,但若是百姓仓廪不实,衣食不足,便由之,任之,使其不受知识熏陶,不受教育启迪,蒙昧一生吗?”

“我开设学堂,非出自培养门生故吏之意,而是以为,教育乃立国之本,民族百年大业,一个国家若要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一个民族若想繁荣不衰,始终屹立,教育便不可荒废。如今我恰好有些家产,此财富取之于民,便还之于民,今日我撒下一颗种子,未知百年过后,这种子不会长成苍天大树呢?”

岑羽看着身旁的青年,心中翻涌的情绪无法言喻,许多年后,当岑羽年老致仕,闲赋家中,回首半生,在自己的闲话集中记下了这一日的这一幕,以及谢时所说的这番话。文中道,那日观谢探微说此番话,面有神光,温柔悲悯,仿若仙人抚顶,怜爱世人。

文末,已达耄耋之年的岑固安叹道,若是横渠先生在世,只怕会视吾友为毕生知己,只因谢探微此子真正做到了横渠先生所提的那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呀

作者有话要说:  一些注释:

1、“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出自《管子 牧民》,意思是百姓的粮仓充足,丰衣足食,才能顾及到礼仪,重视荣誉和耻辱 。

2、“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出自北宋张载的《横渠语录》,张载世称“横渠先生”。

第97章

谢时眼角余光瞟到一道身影,忽而笑了,他指着课室后面坐着个小板凳认真听课的小不点,问身边跟着的黄午,“那就是周夫人家的小姑娘吧?”就是这可爱小姑娘送自己的花,才有了今天这一遭。

黄午看了一眼,点头道:“是的公子,那就是阿苹姑娘。”因着对小姑娘的喜爱,黄午私心作祟,有意在公子面前提了几句小姑娘的好,“因为您之前说过,只要不打扰课堂秩序,不拘他人来旁听,这小姑娘是个好学的,便日日来听课。有一日夫子见她听得认真,故意逗她,便点了她起来背书,没想到小姑娘年岁虽小,却能将《三字经》一字不落地背出来,比私塾里很多正经学生都要学得好。”

果不其然,谢时听了之后,大感新奇,心道,这莫非就是古代的神童?若是让那些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迂腐老家伙听了,恐怕得气得吹胡子瞪眼了。

想当初为了建立这小学学堂,他派人以高薪去聘请乐县周围的教书先生来当学堂的夫子,有一些老先生一听谢时创立的这学堂当中,竟然不分男女,同席上课,直接二话不说便将谢时派去的人给轰了出去,末了还指着人的鼻子骂其荒唐,不顾男女大防。

学堂尚在上课,谢时和岑羽没想打扰师生,便静悄悄地来,又静悄悄地离开,一行人带着专业的探矿人去了谢庄不远处的一座矮山。这矮山平平无奇,甚至连个正经山名都没有,且观山的高度,姑且只能称之为小山坡,不过是附近村民叫习惯了矮山。

矮山脚下,绕过正面到达山背处,有一个天然形成的坑洞,因乡野传闻,有人在这坑洞深处见过吃人的大虫,因此此地荒无人烟,少有人踏足,小孩子更是闻虎色变,自然无人敢来此地玩耍。但周家的小阿苹非本地人,去岁才到乐县,还未曾听过这些吓人的传闻,偶然发现了这一处“秘密基地”,便经常在此处玩耍,有日发现了坑洞深一点的地方,开了一簇簇极其漂亮的紫色小花,便摘了回去献宝送给了谢时。

谢时前世身为农科高材生,对大多数植物不说了如指掌,但起码可以叫得出名,当日一眼便认出了这紫色的小花乃海州香薷。此为其学名,因其形状,民间又称之为蜜蜂草或是牙刷草。当然,海州香薷最广为人知的名字其实是“铜草”。

此种植株常分布在铜矿区,可以吸附地底土壤中的铜金属,建国以后,不少矿物学家常研究铜草的分布,以此来寻找铜矿,所以才有了俗语“见铜草,便有铜”。

如今这坑洞周围已经被黄午派的农户围起来了,那日便是他带着人在坑洞深处找到了不少孔雀石,引起了谢时的重视,虽说黄午此举有邀功之嫌,但却也实实在在发现了铜矿,所以谢时也没怪他自作主张听了他一句话便去寻矿。

孔雀石常作为铜矿的伴生物,不说谢时,就连古人也早已从数千年的探矿经验中发现总结了这一点。不过比起田庄的人只凭借孔雀石来判断有无矿,岑羽带来的寻矿人显然更加专业。匠人们正在探测,谢时和岑羽两位上官便在外头等着,原本以为要等上好些时候,没想到只不到三炷香的工夫,便有寻矿人来报,“大人,小的在这坑洞之下发现了铁矿!”

岑羽满脸疑惑,掏掏耳朵,疑心自己耳鸣听错了,于是追问了一句:“你方才说发现了什么?”

“大人,下头有铁矿!”那匠人又重复了一遍。岑羽这会确定自己听得不能更清楚了,他大步向前,拍着那老矿人的肩膀,笑得眉开眼笑,亲切极了,“此话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