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水煮清王朝 古龙岗 1770 字 2022-09-18

“于……于大人,您就放过小的吧,小的再也不敢冒马大人的名头出来闹事了。”海六已经在太阳底下晒了大半个时辰,浑身上下早就被晒得火辣辣的了,喉咙都快冒烟儿了,身上被顺天府差人打过板子的地方更是又痒又痛。看到于中吃起西瓜,他更是觉得嘴里益发的渴。所以,听到于中的问话之后,他连忙磕头说道。只希望能赶紧离开这个地方,不用再受罪了。

“怎么?不叫马叔了?……”于中满嘴都是鲜红的西瓜瓤,听到海六的话之后,咧嘴笑了一下,问道。

“不敢,小的再也不敢了……”虽然海六曾经说过康亲王府的外院三总管是他的旗下奴,可是,经过于中对他几个跟班的问话之后,已经知道,对他这么个主子,那位三总管压根就懒得理,只要他不找上门去,那是能避就避。要不然,如果这个三总管出面的话,碍于康亲王的面子,于中还真不好收拾这个海六。

“不敢?有什么不敢的?……本来以为你小子是瞎说的,不过,我最近去内务府查了,你还真是钮钴禄氏,说不定真的跟马德有那么一层关系呢……”于中说道。

“于大人您也这么想?”海六突然间来的精神,“其实啊,我们祖上就有那么一位前辈在太祖皇帝的时候失了踪,所以,我才想马大人有可能是那位先人的后代,这才认了宗的……”

“有这种事?嘿嘿,听你这么一说,马德说不定还真就能“认祖归宗”了呢……不过,你怎么就能确定马德是你堂叔,不是你堂侄呢?”于中笑问道。

“这个,这个……马大人官居显位,又是皇上的亲信大臣,小的哪敢认他老人家是后辈啊?”海六咧着一张干巴巴的嘴陪笑道。

“亲信大臣?妈的,这个名头倒是不赖。”于中暗暗想道。康熙亲信他们?别人可能会信,反正他们自己是绝对不会相信的,康熙恐怕只会相信自己。

“于大人,您老就高抬贵手,放过小的这一遭吧。小的保证,以后再也不敢借马大人的名头出来混了……要是反悔,我……我生儿子没屁眼儿。”看到于中没有答话,不知道对方想什么的海六又小心翼翼地讨饶道。

“嘿嘿,这就不必了!你以后也不可能再出来胡混了。”于中不怀好意的对海六笑了笑,说道。

“大人,小的再也不敢了,您饶命啊……”还以为于中要怎么着自己,海六顿时叩起了响头。

“你急什么?又不是什么坏事。……”于中挥了挥手,佯做不悦道:“你知不知道?自从知道你小子是钮钴禄氏的人,偏偏这么不正干,你婶子,噢,就是你马叔的夫人,多罗郡主罗欣,已经找了内务府,给你抬了旗。”

“什么?于大人……不不不,于大爷,您说什么?我,我抬旗了?”抬旗,清廷为了激励旗人的积极性所采取的一项措施,例如从汉军旗抬入满洲旗,从下五旗抬入上三旗等等。不过,抬旗的要求很高,佟国维祖上本是汉军旗,后来因为立有极大军功,才被从原来的汉军旗抬到了满洲旗。不过,后来抬旗的规定就不是那么严格了。只要有个够格有权的人说一声,基本上就可以了。不过,即便如此,八旗之中能够被抬旗的依然很少。

“是啊,你小子运气‘好’……被抬进了正黄旗!”于中嘿嘿笑道。

“正……正黄旗?”海六在这一刹时幸福的差点儿晕了过去。钮钴禄氏虽然满洲贵胄,连康熙初年四大辅政大臣里的遏必隆都是其中的一员。康熙十六年,遏必隆之女还被册封过皇后,虽然只隔了半年就驾薨了,可是,钮钴禄氏也算得上是大清的后族之一了。可是,这么一个大族,不可能人人都沾到族里的光的。他海六就是其中的一员,由于家里没有什么人,跟族里的人走得也不勤快,最终只能沦落到混迹市井。而八旗里面,正黄、镶黄和正白三旗是上三旗,是真正的贵族旗。这三旗出身的旗人子弟,男孩儿可以选侍卫和笔贴式,有点儿才能那升官就像飞一样,就算没啥能耐,会拍马打点,那升官的速度也不会太慢;至于女孩儿,则可以选秀,中选的可能性也远高于下五旗。……而上三旗之一的正黄旗又是皇帝出身的一旗,为八旗之首,更不是其他各旗可以比的。想到自己居然被抬入了正黄旗,海六差点儿就欢喜的咬掉了舌头。

“果然还是一个姓出来的,终究还是为自己人考虑啊……”海六一边兴奋,一边感激着马德和那位只见过一面的“婶子”,他突然间觉得,马德有九成九的可能真的是自己的堂叔。

“你婶子是正黄旗的赫舍里氏,所以为了方便呢,就把你归到了自己的旗下。也就是说,从今天开始啊,你就是你婶子的旗下奴了,知道了吗?”于中又笑嘻嘻的说道。

“砰!”急转直下,脑中一炸!海六惶然的看向了于中!……他当然知道于中嘴里所说的“婶子”是谁,不过,他关心的不是这个,他想起了某个拿着擀面杖打掉了他一口“秀牙”的家伙,听说那些人都是多罗郡主罗欣手下,也就是说,是他“婶子”的手下。

“完了,原来还是打算接着收拾我……”海六一屁股坐倒在了地上。

晋商与晋商中的几大家

虽然中国自古都有重文轻商的传统,但中国人善于经商的传统却传承了数千年,在人类历史上,中国商业大多数时间都处在世界的第一的位置,对中华民族的进步、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建设起了很大作用,其中晋商应该说是龙头是老大,特别是进入明清以后,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山西商业资本开始的时间很早。先秦时代晋南一带就有了商业交易活动。晋文公称霸时,榆次、安邑就已成为有名的商业集镇。秦汉时代,太原、平陆、平遥、汾阳等地已成为重要商品集散市场。唐朝定太原为北京,使太原城成为商业繁华的有名城市,韩愈形容当时的太原是“朗朗闻街鼓,晨起似朝时”。尽管如此,这一时期的山西商人还没有一定组织和突出的地位。到了宋代,山西商人与徽州商人并称,成为当时中国商业的中坚力量。北宋王朝所需要的战马大多数依靠北方的辽来供应,辽也急需要宋的手工业制造品。据历史文献记载,宋朝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宋王朝出藏绢2000多匹在山西岢岚买马,又出绢30000多匹在山西各州府买马,非官方的民间贸易更是频繁。《马可·波罗游记》中写着:“从太原到平阳(临汾)这一带的商人遍及全国各地,获得巨额利润”。

从明代到清代初年,山西商人势力得到进一步发展。明代全国较大的商业城市有33个,山西就有太原、平阳、蒲州(永济)三处。这时,山西商人的资本积累已相当可观:“平阳、泽、潞富豪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明代末期,山西商人已进入了东北地区,1618年努尔哈赤占领抚顺时,对在抚顺的山西等地的大商人写了“七大恨”,命令他们退回山海关内,可见当时山西商人已经和后金进行着贸易活动。清兵入关后,蒙古地区归入清王朝统治,归代城商业开始蒸蒸日上。康熙中年,山西商人进入外蒙古草原贸易。从此,东北的松辽平原和内外蒙古草原,就成为山西商人贩运贸易的新市场。当时,蒙汉贸易必须经过张家口和杀虎口(后改归化城),俗称东口和西口。张家口的八大家名商都是山西人,其中最大的企业是祁县人范家开设的“兴隆魁”,这个商业性的企业有职员1000人左右,是清代中国对外蒙和俄国贸易的第二大型企业。在对蒙贸易的西口—杀虎口,山西的行商经常在大青山和西营一带贸易,并得到清政府的特殊照顾,获得了很高的利润。这些行商会说蒙语的被称为“通事行”,其中最大的“通事行”就是山西人开办的“大盛魁”,从业人员达六、七千人,人们曾形容“大盛魁”的财产能用五十两重的银元宝从库伦到北京铺一条路。在宁夏,著名的大商号多是万荣、平遥、榆次、临猗一带的山西商人开办,宁夏的名药材枸杞半数掌握在山西人开的“庆泰亨”手中。在青海,山西商人以西宁为根据地活动于各州县。在北京,粮食米面行多是祁县人经营;油盐酒店多是襄陵人经营;纸张商店,多是临汾和襄陵人经营;布行多为翼城人经营,鲜鱼口以西有布巷,全为翼城人;到了后世的21世纪初的北京,还留有招牌的大商号“都一处”、“六必居”、“乐仁堂”等都是浮山、临汾等山西商人首创和经营。此外,山西商人还到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广东等地贸易和经商。广州的濠畔街,多数房子是山西商人修建的。“广生远”、“广懋兴”、“广益义”等实际都是山西人在广州开设的企业。由海上出口茶叶,比如运往印尼的茶,都是由山西人在产地收购,运往广州,由潮帮商人从山西商人手中购进再转运南洋的。至于长江中下游一带,扬州的盐商、江西和福建和茶商以及由长江口出海与日本的贸易,也数山西人最为活跃。除了国内贸易外,山西商人还开拓了国外市场,我国从陆路对俄贸易最早最多的是山西人,在莫斯科、彼得堡等十多个俄国城市,都有过山西人开办的商号或分号。在朝鲜、日本,山西商人的贸易也很活跃,榆次常家从中国输出夏布,从朝鲜输入人参,被称作“人参财主”;介休范家,几乎垄断了对日本的生铜进口和百货输出。在清朝统治期间,能够兴旺发达二百余年的商业世家,最有名的是:榆次的常家、聂家、太谷的曹家,祁县的乔家、渠家,平遥的李家,介休的侯家、冀家,临汾的亢家,万荣的潘家,阳城的杨家等等。